中東部地區風電發展空間較大
中東部地區風電發展空間較大
歐陽昌裕認為,我國風電棄風
問題要從發展思路,布局上面著手,特別是思路要進行調整,變集中為分散,從大基地建設的概念中脫離出來,以分散開發為主,把風電建設轉移至中東部地區,優先在
湖南、湖北、
江西、
江蘇等地布局。
從《簡況》數據上可以看出,中東部地區上半年風電發展迅速,
河南、湖北、湖南三省風電裝機容量增長近半,利用小時數都在1000小時以上,發展前景很大。事實上,根據供需狀況來看分散開發的實際棄風很小,而“三北”風電基地等集中開發的地區,或多或少都存在棄風現象。
歐陽昌裕表示,把風電布局從“三北”地區轉向中東部地區是解決消納的有效途徑。
先可以解決電網跟風電場同步投產的問題,因為中東部地區能耗相對較高,中東部地區能耗高,可就近消納,“三北”地區要跨省,跨大區消納。中東部地區風電不需要配套高投入的輸電通道,所需電網無論從建設難度還是審批時間都可節省不少,很容易保證超前建設電網或者與風電場同步投產。
把風電布局轉移至中東部地區可減輕國家補貼負擔。風電補貼和當地的標桿煤價相掛鉤的,中東部地區煤電的標桿電價比“三北”基地高很多,同樣一千瓦時電在中東部地區,國家補貼是有限的。建設同等規模的風電裝機或在同等發電量的情況下,需要國家補貼更少。“或者是說同等規模補貼下,可以建更多的風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