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對話:京津冀實現空氣質量達標還需作出哪些努力?

2016-3-1 11:34

賀克斌,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環境學院院長,國家環境保護大氣復合污染來源與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大氣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方面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和“多介質復合污染與控制化學”創新群體帶頭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區域復合大氣污染與控制”創新團隊帶頭人。承擔多項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和國家自

中國清潔空氣聯盟近日發布了由清華大學、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清潔空氣創新中心共同研究編制的《京津冀如何實現空氣質量達標?——基于情景分析的京津冀地區PM2.5達標情景研究》報告。報告基于京津冀區域的能源模型、污染源排放清單模型和空氣質量模型,提出京津冀地區內所有城市實現PM2.5達到國家標準(年均值35μg/m3)的路線圖。我們想知道,京津冀如何實現空氣質量達標?在實踐過程中的難點是什么?

對話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

采訪人:本報記者郭婷

京津冀地區到2030年空氣質量能否達標?

■3個模擬情景均可明顯改善京津冀地區的空氣質量,但僅有強化情景可使京津冀地區全面達標。

中國環境報:《京津冀如何實現空氣質量達標?——基于情景分析的京津冀地區PM2.5達標情景研究》的研究背景是什么?

賀克斌:《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地區細顆粒物濃度下降25%,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60μg/m3左右。根據環境保護部2013年提出的全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時間表,力爭到2030年全國所有城市達到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即PM2.5年均濃度35μg/m3。

現在是2016年,由于實現階段性達標時間緊迫,我們非常關心的是,京津冀地區需要做哪些努力可以實現空氣質量達標?為此,我們在報告中對京津冀地區2030年PM2.5的達標情況進行了情景分析,設置了3個不同情景,即基準情景、最佳技術情景和強化情景,據此構建2013年及2030年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并運用空氣質量模型模擬,定量評估不同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對京津冀地區PM2.5的削減效果,為京津冀地區2030年空氣質量達標提供科學參考。

中國環境報:報告設置了3個不同情景對京津冀地區PM2.5達標情況進行分析,這3個情景設置的依據是什么?

賀克斌: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分為兩大類,即結構調整和末端控制措施。產業結構調整和能源結構調整是結構調整的兩個立足點,是可以從源頭削減排放的措施。末端控制措施是污染物排放至大氣中之前削減排放的措施。據此,我們根據結構調整和末端控制兩個關鍵因素設置了3個情景。因為報告研究的目標區域為京津冀地區,但由于空氣質量改善效果受其他周邊地區改善效果的影響較大,所以我們對京津冀地區以外的全國其他地區也相應地設置了這3個情景。

基準情景是基于2013年能源消費量、產品產量及末端控制技術分布,根據現有防治措施的執行,量化2030年結構措施和末端控制措施,包括基準能源方案和基準末端方案。其中,基準能源方案中的結構調整措施采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雋等完成的《中國2050低碳發展情景研究》設定,包括優化產業結構、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等措施。基準末端方案參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環境保護部重點行業大氣排放標準及編制說明,包括鋼鐵、煤炭等行業安裝脫硫脫硝除塵設施,控制機動車污染排放等措施。

最佳技術情景是在基準情景的基礎上,采用最佳可行性技術替換原有末端控制技術,包括基準能源方案和強化末端方案。最佳技術情景下的基準能源方案與基準情景中的相同,而強化末端方案依據《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歐盟的BREFs和美國環保局的Air Control NET等設定,包括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控制氨氮相關污染源等措施。

強化情景是基于最佳技術情景,強化能源、產業結構調整,包括強化能源方案和強化末端方案。強化情景下的強化末端方案與最佳技術方案下的相同,而京津冀地區和其他地區強化能源方案所設定的措施有所區別。京津冀地區的強化能源方案采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雋等完成的《京津冀大氣霧霾排放情景研究》報告設定,包括清潔能源替代、提高外購電和能源發電比例等措施;而京津冀以外其他地區的強化能源方案主要采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雋等完成的《中國2050低碳發展情景研究》報告中的低碳發展研究情景,在基準情景的基礎上加強了主要結構調整措施。

中國環境報:通過對3個不同情景的模擬分析,京津冀地區到2030年空氣質量能否達標?

賀克斌:首先來看3種情景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次PM2.5和VOCs等4種主要污染物的減排效果:基準情景下,現有政策可將2030年的4種主要污染物排放在2013年基礎上削減1/3左右;最佳技術情景下,強化末端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可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次PM2.5和VOCs排放在2013年基礎上分別削減約73%、58%、67%和57%;強化情景下,進一步調整京津冀地區能源、產業結構,可使4種主要污染物排放在2013年基礎上分別削減約85%、74%、82%和72%。

此外,我們還發現,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同時可以帶來溫室氣體減排。在強化情景下,2030年京津冀地區將在2013年排放基礎上減排約2.1億噸二氧化碳,下降率達19%。能源結構減排措施和產業結構減排措施對京津冀地區二氧化碳減排的貢獻分別為78%和22%。

關于空氣質量改善效果,模擬結果顯示,基準情景、最佳技術情景、強化情景均可明顯改善京津冀地區的空氣質量,但僅有強化情景可使京津冀地區全面達標。強化情景下,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PM2.5年均濃度將由2013年的89.5μg/m3、96μg/m3、108μg/m3降至2030年的23.2μg/m3、28.0μg/m3、28.2μg/m3,相應降幅分別為74%、71%和74%。但是,由于河北省各個城市PM2.5年均濃度差異較大,因此,改善效果也存在差異。

當然,我們在進行空氣質量改善效果評估時采用了偏于保守的方式。在實際中,可能還會有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對空氣質量改善效果產生影響,比如氣象條件年際變化的影響、全國其他地區減排的影響、VOCs的減排措施較難量化、氨氮的減排措施較難開展等情況。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可能會對空氣質量改善產生積極影響,也可能會產生消極作用。

12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