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資金如何花在刀刃上
財政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2016年中央財政在收支形勢緊張的情況下,仍將對支持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給予充分保障,專項資金規模將穩中有增。
中央財政資金將重點加大對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的支持力度,繼續實施農村環境“以獎促治”,把資金集中于突出的環境
問題。進一步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資金管理,逐步建立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機制,研究制定《水污染防治專資金績效評價辦法》,加強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績效考核,并依據考核結果獎優罰劣。
最新消息是,“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十條”)年內有望由國務院發布實施。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土十條”文本內容已基本成熟,除財政加大投入外,還要多渠道籌集資金。
節能減排、發展新能源也是中央財政扶持引導的重點之一。財政部將會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繼續推進
節能減排綜合示范,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快淘汰落后過剩產能等。通過與2015年全國大氣環境質量考核情況與地方大氣PM2.5降低率等實績掛鉤,2016年的資金安排將向節能減排效果好的省份傾斜,同時加強對包括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黃標車和老舊汽車淘汰、散煤替代等重點工作的資金保障。
在資金管理上,財政部將強化資金使用過程監管,實施預算執行通報制度,確保資金用到刀刃上。同時,加強有關
政策措施的協同配合,強化環境監測、執法等手段的作用,突出財政資金、稅收、收費、政府采購的激勵約束作用。
國家審計署資源環境審計司負責人表示,審計部門在財政、金融、投資、經濟責任等專項審計中將著重關注資源環境保護的內容。比如,在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跟蹤審計中,關注能源、水利、節能環保等領域重大投資建設項目開工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