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交易”用市場手段引領綠色經濟

2014-6-25 10:29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國際碳交易市場由此產生
      2005年《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場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2007年碳交易量從2006年的16億噸躍升到27億噸,上升68.75%。成交額的增長更為迅速—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價值達400億歐元,比2006年的220億歐元上升了81.8%。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場總值甚至就與2007年全年持平。

       2010年,我國也開始培養碳交易市場。同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準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7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董曉川稱,重慶既是老工業基地,又是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工業轉型升級、實現低碳發展,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中之重。

       獲批試點城市后,我市很快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的碳交易籌備工作組,市發展改革委先后組織9家科研院所完成了22項課題研究,設計了“1+1+3+7”的政策制度和操作規范,并培育了11家第三方核查機構

       經調查,目前我市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超過2億噸,其中70%集中在工業領域。于是,我市將年排放量達到2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工業企業納入第一批試點單位。

       “此次納入試點的254家企業,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1.3億噸,占了全市排放的"大頭"。”董曉川說,按照“總量控制”的原則,2015年前,我市將按逐年下降4.13%確定年度配額總量控制上限,從而實現減排目標。

       “市場的手段,往往比行政的手段更有效。”董曉川認為。

       以重鋼為例,2010年,重鋼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利用生產中產生的余氣余熱余壓回收發電。如今,重鋼新區的自發電量已占到全廠區總用電量的70%,每年可節約電費5億元。此外,多余的碳排放配額可以拿出來交易,換取真金白銀。同時,因為是節能環保項目,被列入銀行優先貸款項目,還從銀行獲得了18億元的貸款。

       技術改造不僅提高了能效,通過碳交易中心這個平臺,還為企業帶來了“看得見”的經濟效益。

       在這種機制下,減排成本高的企業會花錢購買碳排放權,減排成本低的企業則更傾向于實施減排措施并通過“碳交易”獲得補償。一旦企業發現高排放不劃算,就會“上馬”節能減排項目,最終達到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

       2013年6月18日,深圳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全國7家試點省市中率先啟動交易。

       統計顯示,過去一年里,深圳納入試點的635家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了370萬噸,下降率約為11%;與此同時,制造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了792億元,增長率為29%;萬元工業增加值碳排放強度下降了0.13噸/萬元,下降率達到23%。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