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工業革命后,地球上就出現了一個神秘的種族。它們身影遍布大街小巷,所到之處烏煙瘴氣。它們無聲無息卻威力無窮,聞者傷心傷肺又傷腦,見者眼睛皮膚齊遭殃,它們就是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會呼吸的痛
凜冬將至,中原大地放眼望去盡是口罩大軍,他們上班戴口罩,逛街戴口罩,聚會戴口罩,恨不得接吻都戴口罩。2015年調查顯示,除
海南西藏云南等地的空氣接近純天然無添加,其他地方的空氣多少都和各種污染有一腿。尤其在京津冀、長三角、華中城市群等地區,拍照都自帶朦朧美,吞吐間滿是呼吸的痛!
變化多端的空氣污染
據耶魯大學一項報告顯示,我國空氣質量排名世界倒數第二,多種污染類型層出不窮變化多端。最典型的要數秋冬季高發的霧霾,據監測,今年
北京僅10月份就有15天是霧霾天,創近年來新高。燃煤供暖是造成霧霾的元兇,沉重的冷空氣又導致它的主要污染物PM2.5積聚在地表難以擴散,想驅散它主要靠吹。同樣靠吹的還有光化學煙霧,它的形成主要來自汽車尾氣和工業排放產生的化學物質,充足的光照和水汽是它的溫床,往往高發于夏秋兩季。此外,空中死神酸雨也不好惹,它主要和化石燃料燃燒后的有害氣體有關,能直接破壞地表植被和建筑。中國是世界三大酸雨區之一,面積之廣酸度之高全球罕見,尤其東南沿海和
四川東南地區更是深受其害。
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我國的空氣污染為何如此嚴重?其實
問題主要出在能源使用上。據統計,2015年煤炭占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比重達64%,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費量更是占了世界一半。而我國60%以上的空氣污染恰恰就來自煤和油的大量燃燒。另外,燃燒利用不合理,排放標準不規范,環保措施不給力,使得我國污染治理水平和發達國家存在著很大差距!
1952年,被毒霧籠罩的倫敦
空氣污染給各個國家敲醒警鐘
都說發展的道路總躲不過與污染同行。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就曾因大量使用煤炭而導致了著名的“倫敦毒霧事件”。它如一記重錘給英國人敲響了警鐘,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的出臺。而“洛杉磯光化學煙霧”、“馬斯河谷煙霧”等事件的爆發,也讓很多國家開始痛下決心整治空氣污染。比如德國就專門設立環保區,只允許符合排放標準的車輛進出。美國則大力發展公共
交通,并鉆研技術發展清潔能源。他們歷經幾十年才重回白云藍天,我們想要戰勝空氣污染,還得多一點耐心。
空氣污染的應對措施
面對空氣污染,除了戰略上要長遠整治,戰術上也要隨機應變。上班出行就多戴口罩,空氣不好就關門關窗,條件允許的再讓凈化器幫個忙。辦法總歸是有的,既然沒法自強不吸,那就只能厚德載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