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協定》沒有解決太多的實質性的
問題。因為它到2020年之后才能真正施行,現在說‘生效’了,只是說2020年之后再去開始做這件事情。”12月29日,國家應對氣侯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在“展望2017峰會”上作出了如是評價。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氣候和能源問題的擔憂逐漸加劇,能源與氣候問題逐漸成為最炙手可熱的國際性話題。李俊峰出席了11月7日至18日在摩洛哥舉行的第22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但他認為,此次大會沒有解決太多的實質性的問題。
以下為嘉賓發言文字實錄:
其實剛剛回來的時候我就和大家聊過這個事情,(11月7日至18日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它沒有解決太多的實質性的問題。因為《巴黎協定》到2020年之后才能真正施行,現在說“生效”了,只是說2020年之后再去開始做這件事情。開會是7號開會,8號就說特朗普勝了。所有的討論嘉賓不論討論什么樣的話題,馬上就轉到特朗普會怎么樣、美國會怎么樣。所以大家不得不先表一下決心:“不管美國怎么變、特朗普怎么變,大家都不變,大家往前走。”說:本來這個大會是沒有一個宣言或者一個決定的,就發了一個《宣言》,表了一個決心——《巴黎協定》繼續往前走。這是一個事情。第二件事情,到2020年才生效。在2020年生效之前做哪些事情?有兩件事情:1.希拉里做美國國務卿的時候,在哥本哈根說:“要動員一百億美元,支持全球應對氣侯變化的行動。”動員了差不多7年的時間了,還不夠一千億。大家怎么把這個錢湊夠?今天談經濟的老師都說過了:經濟不好,所以都掏不出錢來。在這個會議上唯一的兩個小亮點,就是法國人。奧朗德去了,因為《巴黎協定》是在巴黎達成的,是給他長臉的事情,所以他帶頭增加50億歐元。另外一個響應的是一個很小的地區,是加拿大的某省,那個地方經常鬧獨立,要宣布獨立,所以他們也緊跟。我沒太聽清楚,到底是拿5億加元還是5億歐元。都是口頭上的,不具備任何法律效率,錢到帳才算。2.必須提高力度。在《巴黎協定》談出來1.5度和2度的問題,大家都承諾增加力度。但是怎么增加法?回去再說,大家都有了意愿,沒有太多實質性的行動。3.《巴黎協定》生效前做哪些機制安排?2023年要進行全部盤點,這些盤點的程序到底怎么做?大家印了一個草案?這些東西2017年、2018年接著談。
這就是一個具體的情況。總的來說,對于《巴黎協定》來說,大家覺得還是有信心。不論美國怎么做,大家都會往前走,原因就是綠色發展、綠色轉型是全球的一個不能往回走的一條道路了。大家往前走沒有錯,大體就是這么一個基本的結論。
(關于能源互聯網)大家首先要回顧一下互聯網在哪里成功的,互聯網成功的地方是在
市場最開放的那些領域成功的。為什么大家去攻克能源互聯網?因為能源可能是全球范圍內最保守、最壟斷的一個行業,如果它市場化了,就可以解決好多好多問題。希望在這里面能夠突破它。其實全球范圍內,它都是很固化的一些利益分割。我可以給你舉三個小例子,比如:在廣東它寧可發0.54元的煤電,也不去買
云南的各種綜合
電力。
北京人花8毛錢發天然氣的電,也不會買內蒙的0.27元的綜合電力。
北京北控下面的燃氣集團竟然從法國買過液化天然氣比在中國大陸任何一個地方買的天然氣都要便宜好多倍,還有剛剛您說的“不可再生能源”這些東西都要通過打破劃地為牢的能源的壟斷,才可以給能源互聯網提供一個商機。說的人都想攻克這個壁壘,這個壁壘有技術的,有政治的,還有經濟的。這個壁壘打破之后,能源互聯網就會和其它互聯網一樣會欣欣向榮。這個壁壘打不破的時候,它就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有可能是竹籃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