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隱藏的賺錢商機
4年前,第一次聽到“
ccer”這幾個字母,身為魯勝公司技術質量監督中心安全主任監督的李慶安還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自2005年《京都議定書》生效后,二氧化碳正式作為一種商品,進行全球交易。2013年,上海、
北京、廣東等7省市率先針對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進行自愿
減排量交易。
這讓手中握有油田采出水余熱減排項目的魯勝公司看到了商機。2013年,魯勝公司采用油田采出水余熱回收利用技術,將油田采出水中富余的能量提取出來用于原油生產加熱,年可節省標煤2800噸,減少二氧化
碳排放量1.16萬噸。
當然,手中的油田采出水余熱回收利用項目能否在碳
市場中“兌現”,起決定性作用的是
方法學。李慶安說,申報CCER項目,首先必須有中國質量
認證中心核證認可的方法學,也即標準,通過標準核算企業的減排量;其次,還需在國家發改委登記備案。
耗時近兩年,2016年11月,魯勝集油站油田采出水余熱回收利用CCER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自愿減排項目備案審核會審查,成為中國
石化首個獲得國家備案登記的CCER項目。
李慶安十分珍惜手中這張由國家發改委頒發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事項備案通知書》。通知書由魯勝公司辦公室保管。每次有企業過來學習,他都要到公司辦登記領取,用完后立馬歸還。
和魯勝公司一樣,中國
碳市場啟動元年,嗅覺敏銳的范路洞察到碳市場“要火”。范路是技術檢測中心能源監測站分管科研和低碳工作的專家,2010年接觸
碳盤查工作。 2011年8月,中國石化將“綠色低碳”作為企業發展戰略之一,積極推進
碳資產管理工作。
2015年,范路所在的技術檢測中心和勝利油田經濟開發研究院相繼開展了勝利油田碳資產管理課題研究工作,歷時一年,幾易其稿,最終完成了四萬三千字的《勝利油田碳資產管理
政策研究》報告。
不僅僅是油田采出水余熱的減排量可以賣錢。按照國家發改委規定,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煤層氣、高效照明、生物柴油、鍋爐改造甚至從動物糞便中回收的甲烷也可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