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政隆強調,污染防治能力建設任務重、周期長、投入大,要堅持系統謀劃、標本兼治,突出重點、持續攻堅。一要全面梳理城鄉污染防治能力的現狀,圍繞能力設施不充分不均衡、運行不穩定不正常等薄弱環節,精心精細精準完善好規劃;二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逐一明確各設區市、縣(市)、鄉鎮、村莊污染處置的工作目標、主攻方向,加快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步伐,不斷提高城鄉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率,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切實調整農業投入結構,著力解決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三要轉方式、調結構,大力發展
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布局,全面推動綠色發展;四要壓緊壓實地方主要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企業主體責任以及部門的監管責任,嚴格執法監管,嚴格督查問責,鐵腕治污,真正讓法律和制度“長牙生威”;五要完善
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好政府和
市場兩個作用,整合多方資源,加大資金投入,健全社會誠信體系,從源頭減量到末端治理全程發力,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為群眾留住更多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鳥語花香、田園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