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2018-8-14 16:57 來源: 中國金融家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人民福祉和民族未來,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了全面部署,發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進軍號令。

這次大會,重要程度和規格之高前所未有,體現了中央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更加重視,明確傳遞出中央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的堅定決心,對于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對于凝聚共識、明確方向、理清思路、全力攻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將成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重大歷史節點。

這也與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一脈相承。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這些論述早已深入人心。

這次大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新的歷史條件下召開的。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因此,黨的十九大將污染防治納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為了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的“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的遠景目標,必須以舍我其誰的擔當,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否則,拖延下去只會使將來解決起來難度更高、代價更大、后果也會更嚴重。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強調,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必須加強黨的領導。這也意味著,對各級黨委政府及其相關部門來說,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致力于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絕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是政治任務。可以預見,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后,相關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行動的推進速度將會明顯加快。

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必須踐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綠色發展,而充分發揮金融的支持作用將是重要內容。據測算,未來5年,我國綠色金融資金需求規模或在14萬億元到30萬億元之間。如此巨大的資金需求,只靠財政投資是遠遠不夠的,發展綠色金融無疑成為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布局、實現綠色發展的最佳選擇。6月16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再次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金融產品”,綠色金融在生態環境保護、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大有可為。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一帶一路”建設、G20峰會等全球命題和重要議程中,中國通過有力實踐和開放態度,引領全球發展綠色金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確立了我國綠色金融在國際上的引領地位。

目前,我國綠色金融體系已基本建立,金融標準化建設也在穩步推進中。2017年6月,人民銀行、原銀監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部門聯合發布了《金融業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將“綠色金融標準化建設”工作列為“十三五”時期金融業標準化的重點工程;8月人民銀行又聯合七部委發布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目前各項措施正在有序推進;浙江江西、廣東、貴州新疆5省(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運行一年來,各試驗區綠色金融創新產品層出不窮,各具特色,穩步推進,我國綠色金融的發展正逐步由分散化、試驗性的探索,向系統化、規模化推進轉變。

近年來,我國綠色金融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商業銀行的信貸“添綠”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打開了“一扇窗”。據興業研究統計,截至2017年末,我國各類綠色融資總余額近9萬億元,其中綠色信貸占比超過95%,成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轉型的主力軍。

為支持綠色信貸發展,商業銀行在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方面不斷探索,為綠色發展提供源頭活水。例如,中國銀行陸續推進了未來的受益權質押、應收賬款的質押、知識產權質押、收費權質押等一系列的綠貸產品;華夏銀行創新開發了合同能源管理融資、排污權抵押貸款融資、特許經營權質押融資、光伏貸等一系列專屬產品。今年6月,建設銀行與5家企業簽約綠色資產證券化項目,簽約金融共計38億元等。

同時,近年來,證監會通過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制度、推動交易所綠色債券市場規模發展等,有效推動了綠色金融的發展。據悉,自2016年3月綠色公司債券試點以來,截至今年2月份,證券交易所市場共發行49支綠色金融債和綠色ABS,發行規模542億元;截至4月中,以低碳、環保、綠色、新能源、清潔能源、可持續、社會責任、美麗中國為主題的基金約105只,基金規模743億元。由此可見,資本市場在綠色金融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

而隨著綠色觀念的不斷深入和相關政策的快速完善,我國綠色債券市場連續兩年位居全球前列。據中央結算公司發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綠色債券發行量近2500億元,較上年增加了22.72%。此外,綠色指數、綠色基金、綠色評級等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研究的推進工作,均取得了較好成績。我國金融機構與國際金融機構及其他機構的綠色金融合作在逐步加強。

在看到綠色金融巨大潛在成長性的同時,綠色金融的發展仍面臨一些瓶頸和挑戰。首先,如何從制度層面激勵綠色金融的發展將是一個重要課題,創新政策機制和手段,引導市場力量自發投入綠色金融,推動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值得期待。有專家表示,要加大頂層設計力度,在機構管理和文化建立中確立綠色金融的理念,充分借鑒國際的經驗,深化金融機構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制定統一的包括綠色金融、環境風險在內的綠色發展戰略,從稅收和流動性支持方面規劃好對綠色金融領域的支持。

其次,銀行等金融機構需要提升綠色金融的戰略認知,將發展綠色金融提升到戰略高度。目前來看,一些銀行仍將綠色金融簡單地理解為綠色信貸。事實上,綠色信貸不是綠色金融的全部,甚至不是主要方面,綠色金融工具還包括綠色保險、綠色證券、綠色基金、社會責任投資、環境證券化、碳金融等綠色金融產品。未來支持我國綠色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在于綠色金融產品的廣度,這在創新方面對銀行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有關方面有必要出臺措施,引導商業銀行完善綠色信貸機制,發揮金融市場支持綠色融資的功能。

除了融資以外,還有全方位的綠色配套服務需要金融機構去探索。例如支付結算方面、上下游產業鏈方面的服務以及咨詢顧問,尤其是對與排放權交易相關的創新類產品提供咨詢服務十分重要。正如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的那樣:“未來,銀行如何提高對整個綠色經濟產業鏈的支持和服務力度,根據上下游產業鏈需求提供綜合化金融產品,值得期待。”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