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如何影響碳年代測定
我們通常燃燒的化石燃料,是
碳排放的主要部分,實際上也是有機化合物。當我們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釋放這些碳原子時,我們會強力稀釋14C的濃度。在過去的50年里,我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近30%(從1960年的320ppm增加到2018年的410ppm)。這將導致校準曲線變平和碳衰變日期的不確定性。
怎樣理解這一點呢?當生物體死亡時,14C濃度因衰變而下降。但是當大氣中的14C濃度也下降時,就很難分辨出生物體何時停止與環境交換14C。如果14C的下降速度和衰變速度一樣快,甚至不可能確定它何時停止與環境交換碳。
希瑟·D·格雷文(Heather D.Graven)對這一
問題的專門研究確定,如果按照這一速度,2050年有機物質將出現1.000年的歷史,相當于每年30年的老化速度。因此,在大氣中,14C下降的速度比僅僅是衰變起作用時的速度要快
大氣14C濃度下的無線電碳年齡觀測和模型測量。
結論
同樣有趣的是,人類活動也從另一個方向影響了這一現象。由于核彈和核試驗,生成了更多的類似于宇宙射線的能量。根據文獻記載,大氣中14C的濃度在1950年到1960年間幾乎翻了一番。但是由于碳循環有很大的下沉量,這個峰值在幾十年后下降了,
盡管碳年代測定法非常受歡迎,但它并不是測定物質年代的唯一方法。還有許多其他同位素可以用于測量物質,并非所有的年代測定技術都需要同位素。但是在目前的趨勢下,當測量這個時代的物體時,碳年代測定似乎已經表現得不準確。幸運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信息的社會里,至少對未來的考古學家來說,還有其他方法可以確定某樣東西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