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德國氣候變化專家埃登霍費爾:“在氣候談判中,中國非常有建設性”

2019-6-27 16:05 來源: 參考消息 |作者: 任珂

  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所長奧特馬爾·埃登霍費爾是全球氣候變化經濟學方面的權威專家。2008年到2015年期間,他曾擔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三工作組聯席主席,他領導撰寫的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為巴黎氣候協定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埃登霍費爾長期擔任德國政府氣候政策顧問。6月14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專程前往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向埃登霍費爾等專家請教有關氣候變化的科學、經濟和社會問題

  在氣候變化再次成為全球熱點話題之時,埃登霍費爾接受了《參考消息》記者專訪。他認為,氣候變化將越來越深入影響政治和社會議題,德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探索和教訓可供其他國家借鑒。他也期待歐洲與中國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共同維護多邊主義。

  氣候變化影響日深

  《參考消息》:當前氣候變化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形勢是什么?

  埃登霍費爾:氣候變化在全世界越來越可見,珊瑚礁在加速死亡,全球氣溫升高和極端天氣情況增加。氣候變化還導致了社會不平等,因為氣候變化對貧困人群的沖擊更大。歐洲可能會遭遇更多因氣候變化和生態惡化導致的移民和難民。另外,由于一些國家增加煤電消耗,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增加,每年增長大約2%到3%,這是個很可觀的數字。

  另外,氣候變化正越來越深入地影響社會和政治議題,社會各界人士越來越多地在談論氣候變化。在德國,除了右翼民粹主義的德國選擇黨外,其他政黨都在談論如何應對氣候變化,而不是是否應該應對。雖然各黨派間在這個問題上看法不一樣,但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德國人和歐洲人都感覺到氣溫在升高,都在談論氣候變化。

  這也是為何德國成立了總理領導的“氣候內閣”,為何全社會都在討論是否征收碳稅,產業界和經濟界都在談論能源轉型。

  歐洲國家準備“退煤”

  《參考消息》:目前全球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有哪些主要進展?

  埃登霍費爾:最近的一個進展是,德國決定將在2038年前分階段放棄將煤炭作為能源來源。不過我認為這個進程還應該更快些。“退煤”其實是現在整個歐洲的趨勢,不只是在德國,英國、荷蘭、意大利、西班牙和北歐國家都在“退煤”,就連經濟不是那么發達的波蘭也在討論“退煤”。

  根據巴黎氣候協定,本世紀中期全球要實現碳中和。只有放棄煤炭才可能實現這個目標。

  因此我們需要合作、協調和行動。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征收碳稅。現在德國等歐洲國家正在討論是否對每噸二氧化碳排放征收26歐元(1歐元約合7.81元人民幣),這將對相關行業造成巨大沖擊,天然氣電站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電站將更有競爭力。在歐盟,如果沒達到減排目標,一國必須向他國高價購買碳排放配額,這種懲罰措施能讓所有成員國考慮實施新的氣候政策。

  德國探索能源轉型

  《參考消息》:在推動能源轉型方面,德國正在做什么探索?對其他國家有何借鑒意義?

  埃登霍費爾:推動能源轉型是德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能源轉型絕對是減排的先決條件,是氣候政策的一個重要且關鍵的組成部分。但氣候政策并不只跟能源有關,還包括交通、采暖和農業部門等等。

  我們正走在能源轉型的中間階段。德國目前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已占總發電量的38%,而且過去幾年里我們在能源效率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因此雖然經濟發展了,但對能源和電力的需求并沒有顯著增加。我們還要繼續“退煤”,我們還有天然氣。

  我們必須重新設計能源市場,從寡頭壟斷到充分競爭,也要讓電價波動幅度更大,這樣能讓電力行業在波谷時增加存儲,波峰時增加供給,從而獲得更大收益。這種做法能刺激行業加大在電力儲存方面的研發投入。澳大利亞已開始實施這種做法,因而該國的電力儲存能力變得非常大。這是值得德國和其他國家借鑒的。

  而其他一些技術,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都能讓電力行業在價格能夠大幅波動的情況更好地匹配供給和需求,這將是非常有前景的商業模式。德國氣候內閣正在考慮這些事情,包括能源市場改革,能源稅改革以及碳定價機制。

  但最主要的還是碳定價機制。這個機制可刺激市場研發低碳和無碳技術,同時根據碳排放數量懲罰對化石能源的消耗。這個機制也能產生收益,可用來補償那些因為氣候政策而遭受損失的低收入群體。

  需完善碳交易市場

  《參考消息》:德國和歐盟有什么經驗和教訓供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借鑒?

  埃登霍費爾:應該有一個一貫的碳定價機制。中國正在討論這個事情,我希望中國不會重復歐洲在這個領域的教訓,即沒有制定碳交易的最低價格。我們低估了排放交易機制的問題。排放交易機制運作起來就像金融市場,而決定金融市場價格的是對未來的預期而非商品本身。最低價格能穩定投資者的預期。否則當碳排放交易價格大幅降低時,投資低碳產業的市場動機會受到嚴重制約。

  我認為,歐洲和中國都應該設立碳交易最低價格,然后雙方的碳市場可以聯系起來,這將建立起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場。這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將有巨大推動作用。如果實現,將大力推動聯合國框架下的國際氣候變化談判,這會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參考消息》:德國(歐盟)對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還有什么期待?

  埃登霍費爾:雙方還可以加強在大學和科研機構間的交流與合作,一起研發新的低碳技術。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委員會工作期間,我與中國同事有很好的合作。我發現中國政府非常清楚現在面臨的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因此我對中國很有信心。我認為雙方應該繼續加強合作,比如加強在碳排放定價方面的合作。

  根據巴黎氣候協定第六條的規定,現在政府間談判的主要內容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碳交易市場。如果歐洲和中國能在這方面合作,將是對國際談判的有力促進。我認為中國能在氣候談判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過去十年里,我親身體會到中國是維護多邊主義的重要力量。在氣候談判中,中國非常有建設性,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幫助。如果歐洲和中國能在應對氣候變化上加強合作,將加強多邊主義。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