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記者從
安徽省合肥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5G網絡聯合物聯網應用在環保監測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無人機巡河、無人船水質監測、“5G+環保監測平臺”等已經應用。
過去,水質監測面臨水域面積大、治理難度高等
問題,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這類
難題得到了一定改善。然而,由于網速受限,許多應用依然存在局限性。隨著5G時代的到來,通過智能操控平臺和高清全景實時回傳視頻,能夠實現對河流的立體化監控、智能化分析和全聯動治理,打破了此前的網速局限,使監管更高效。
合肥市廬陽區通過河長制河湖管理系統,可對全區水體及周邊環境實現全覆蓋、全監管,能在第一時間發現、處置、解決相關環境問題。
一部手機在手,可以隨時隨地掌握巡河管河情況,實現河流、設施、人員、事件的精準定位,并能按“圖”索“跡”。在5G網絡下,通過無人機高清視頻回傳進行河湖巡檢和信息采集,方便各河長及巡查員完成巡查任務。
今年5月,合肥市首例“5G+環保監測平臺”在蜀山區部分路口試點應用。據介紹,5G智能尾氣排放檢測管理系統可以對尾氣超標車輛車牌進行實時記錄上傳。后期可以與相關執法部門合作,有效監控“黑油車”尾氣超標等問題。
依托5G高速網絡,還可以對汽車尾氣、工廠排放氣體等實現實時環境監控,實時傳回后端監控平臺,實現智慧監測實時監控快速響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