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二十九次“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在
北京舉行并發表聯合聲明稱,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破壞了開放和自由的國際貿易體系以及全球經濟發展和增長前景,最終將損害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集體努力,維護多邊進程和履行承諾是當務之急。
“基礎四國”氣候部長級會議是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4個國家在應對氣候領域的部長級磋商機制,發端于2009年。
10年間這個部長級的多邊機制為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發揮了積極作用,尤其是每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召開之前,“基礎四國”部長級會議都會積極會晤,為大會的順利進行貢獻發展中國家的集體智慧。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介紹說,此次“基礎四國”氣候部長級會議就是為即將于12月初在智利舉行的《聯合框架公約》第二十五次締約方大會謀求發展中國家共同聲音。
此次“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召開之際的一個特殊背景是,當前全球面臨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盛行的挑戰,對此,4國部長級官員表示擔憂: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影響全球經濟發展和前景,進而影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主說,氣候變化事關人類未來和各國發展,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挑戰。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采取積極行動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堅持多邊主義、合作共贏是唯一選擇。
一個月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聯大期間專門召開了聯合國氣候峰會,旨在呼吁各國領導人不要再把應對氣候變化留在口頭上,而要實實在在地付諸行動。
4國部長也注意到,那次峰會也發出了要維護多邊主義、落實《巴黎協定》和增強行動和支持力度的強烈政治信號。他們表示,已經做好準備,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探索成本效益高、風險低的解決方案。
2015年,多個國家簽署的《巴黎協定》是未來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路線圖,將于2020年正式實施,而12月初將在智利舉行的氣候變化大會將為《巴黎協定》的順利實施做最后的協商。
世界也在關注“基礎四國”的態度,4國部長表態稱,將積極支持會議制定強有力的規則,確保環境完整性;此外,也希望談判能在氣候資金方面取得進展,畢竟資金是發展中國家實施有力度氣候行動的關鍵因素之一。
同時,4國部長也敦促,發達國家應以透明、基于贈款的方式,兌現其到2020年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承諾。
4國部長們強調,盡管面臨包括糧食安全、減貧以及國內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等多重挑戰,但發展中國家,包括“基礎四國”還是實施了強有力的氣候行動,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做出重大貢獻。
李干杰說,中國立足國情、恪守作出的承諾,2018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
碳排放量比2005年累計下降45.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3%。
南非最近實施了碳稅,并在最新
電力規劃中宣布了大規模可再生能源計劃。印度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了21%,已實現2020年前自愿
減排目標。巴西超額實現在2020年完成36%~39%的減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