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沖出重圍!碳市場風險破解之道

2019-11-2 20:13 來源: 陽光時代法律觀察 |作者: 董儲幸

對控排企業參與和應對碳市場有哪些建議?


我國幾大發電集團作為碳資產管理的先行者,從CDM時期就非常重視碳資產管理工作,并紛紛設立相應的碳資產管理部門或公司。在全國碳市場即將啟動之際,對于控排企業而言,可從以下一個或多個方面積極應對和參與碳市場

一、做好配額管理及履約工作。這是控排企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做好配額管理工作,包括配額獲取、排放監測、排放報告編制、配額清繳等,否則可能導致行政處罰等責任,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及其他負面影響。

二、加大節能與低碳技術投入。碳市場競爭的根本還是尖端低碳技術的競爭。低碳經濟下,控排企業要想獲得競爭優勢,必須以清潔的方式進行生產,而節能減排的關鍵是要依靠技術的進步。例如,對發電企業而言,可加強在新型燃煤機組、風電技術、光伏發電技術、儲能技術,甚至碳捕捉和封存技術方面的研究和投資;對電網企業而言,可進一步加大對新型輸配電設備,可再生能源并網智能電網和儲能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和投資。

三、加快可再生能源電力布局。一方面,控排企業需面臨碳排放權交易價格波動的風險,而可再生能源發電則避免了這種風險;另一方面,ccer可用于抵消部分碳排放配額,這給碳市場參與者提供了一個新的潛在獲利途徑,即通過開發和出售CCER獲取收益。

此外,針對發電企業而言,加快可再生能源電力布局,特別是非水電可再生能源,也是其內在發展需要。國家能源局《關于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意見》(國能新能〔2016〕54號)提出,到2020年,除專門的非化石能源生產企業外,各發電企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應達到全部發電量的9%以上。在這一背景下,各大電力集團都在激烈搶奪非水可再生能源資源。我們建議,在投資過程中,企業除關注項目類型、發電收益與補貼等問題外,還可以從參與碳市場策略的角度進行審視,對項目是否具備CCER開發條件等事項給予必要的關注。

四、參與碳市場金融創新實踐。當前,發展氣候投融資已成為廣泛的國際共識。就在2018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卡托維茲大會領導人峰會上,世界銀行宣布2021-2025年計劃投資2000億美元支持全球氣候行動。據報道,生態環境部在根據《“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要求,以氣候變化目標為引導、投資政策作指導、強化政策支持為重點,加快啟動第一批氣候投融資地方試點。

預判全國統一市場運行初期,碳市場的流通性和市場活躍度有限,未來要解決碳市場活躍度的問題,將金融理念融入碳市場,開發除現貨市場以外新的碳金融市場,是未來碳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目前國內試點開展的碳金融創新如碳配額質押貸款、CCER質押貸款、碳債券、碳基金、綠色結構性存款、碳配額托管、碳信托、場外掉期合約等,控排企業可以積極嘗試碳金融創新,探索產融結合新模式。

五、加強風險防控能力建設。控排企業一方面要提升風險防范意識,主動研究和跟蹤法規政策,及時調整碳交易策略,另一方面,將碳交易風險納入企業風險防控體系中,延伸法律參與項目的深度和廣度,合理制定碳資產管理制度,并對典型業務合同及風險點進行研究和運用,如《碳排放配額交易合同》《CCER項目開發合同》《碳配額回購合同》《碳資產托管合同》《低碳技術開發合同》等等。對于非試點地區的控排企業,因缺少碳交易的實踐經驗,風險防控能力建設工作更加迫切。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