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可持續開始成為國內機構關注的投資主題。而在海外,對于擁有200多年投資歷史的施羅德投資集團,這更是改變其投資方式的關鍵。
施羅德集團行政總裁郝睿誠(Peter Harrison)日前向中國基金報記者表示,目前資管行業正處于過渡期,投資者不再只關注投資回報,而更關注如何實現回報,追求可持續發展。施羅德正努力抓住其中的投資機會,將ESG策略貫穿于所有投資決策過程中,目前ESG已涵蓋其2萬億的投資資產規模中,一年后該數字會翻倍。
資管行業正處于過渡期
郝睿誠表示,資產管理行業正從專注于獲得回報到更關注如何實現這些回報,以及回報所帶來的影響。
據郝睿誠透露,投資者對氣候變化的施壓顯著增加。“全世界范圍內的抗議活動已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減輕全球變暖產生最嚴重影響的政府行動上,股東大會上與氣候有關的提案數量也在增加,并且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采用環境準則,這種提案還將繼續增加。”
郝睿誠表示,這將會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資管行業20多年來沒有太大變化,如今投資者的目的發生很大改變,會給一大批機構提供巨大的機會,如果能解決別人不能解決的
問題,回報將很高。”
他指出,施羅德未來20年為投資者提供回報的同時,還將對社會和氣候的影響進行更大的關注。“投資者可以在解決更大問題的同時又進行投資,這是資管行業真正有目的的目標。”
投資將結合ESG
規模將超4萬億
郝睿誠強調,為解決更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必須從投資方式、到資產管理、到客戶溝通等這一切都做出改變。
施羅德對此早已準備,將ESG策略貫穿于公司的投資決策過程中。據悉,施羅德于2017年啟動了ESG投資策略,目前公司在全球擁有一支由17名專家組成的ESG團隊,協助調查、評估所要投資的企業。可持續投資也成為施羅德與客戶及合作伙伴之間的重要話題。
“絕大多數人不理解通過改變其投資方式可以產生的影響,但與改變生活習慣(少吃肉、縮短洗澡時間、少開車等)不同,改變投資組合并以可持續的方式進行投資,投資者將每年節省2222噸排放物。”
郝睿誠表示,施羅德將在2020年底前將ESG貫穿在集團所有投資決策流程中。在其看來,ESG幫助其篩選出同類最佳、最可持續的公司,并給施羅德投資帶來很大的正面作用。目前,ESG涵蓋其50%以上的投資資產規模(約2300億英鎊,超2萬億人民幣)。他表示,這個數字一年后還會翻倍。
與此同時,施羅德已于10月起將公司循環信用貸款轉換為與ESG相關的貸款。郝睿誠還表示,施羅德承諾從2020年1月1日開始在
碳中和的基礎上開展全球業務。
郝睿誠認為,以可持續發展為重點是正確的做法。在他看來,施羅德集團未來的增長策略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一是和消費終端更加接近的投資機會;二是持續在私有資產和另類投資上進行投資,包括房地產業務、新興
市場的投資等;三是擴展核心業務,尤其是拓展中國的業務。 據悉,2019年是施羅德投資進入中國內地25周年,其在中國的投入不斷加大。
“中國一直是施羅德投資全球戰略的重要部分,我們在本地投資團隊和產品分銷方面都做了很大投入,涵蓋公開資產、非公開資產及另類投資領域,滿足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同時讓全球投資者更好抓住中國日益增長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