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全國首條深層污水傳輸隧道武漢大東湖核心區污水傳輸系統工程的首臺盾構機順利抵達位于團結大道二郎廟污水處理廠內的1號豎井,成功實施“水下接收”。由農發行湖北省分行營業部20億元貸款資金支持的大東湖核心區污水傳輸系統工程主隧全長17.5公里,埋深位于地下30米至50米,全部使用盾構機施工,相當于修建一條“特種地鐵”,將城市污水直接輸送到處理廠集中處理。
目前,該工程主隧已掘進完成15.8公里,完成比例達91%,預計將于2020年進入運營期。屆時,武漢市武珞路以北的半個武昌城、東湖核心區周邊的污水都將“乘專列”快速進入北湖污水處理廠,達到150萬噸/日的污水處理規模,服務人口可達300萬,將為長江武漢段水生態保護筑牢“防火墻”。
水是生命之源,擁有“江城”美譽的武漢市不僅水資源豐富,“治水”責任也尤為艱巨。2017年,武漢提出“四水共治”,即防洪水、排澇水、治污水、保供水。去年,武漢市計劃實施的“四水共治”項目中,包含防洪水項目60個、排澇水項目150個、治污水項目171個、保供水項目65個。
生態環保項目離不開綠色金融支持,近年來,農發行湖北省分行全力支持長江大保護,支持“四水共治”建設,截至10月底,該行已累計投放貸款和基金等102億元,為武漢市長江大保護注入強勁動力。
前幾年武漢逢暴雨必澇,逢澇必堵,“到武漢看海”成為網絡熱詞。為改善武漢易澇現狀,助力武漢“海綿城市”建設,近幾年來,農發行湖北省分行已累計投放水利建設貸款25億元,先后支持武漢東湖高新區光谷大道排水走廊、紅旗渠、趙家池明渠迎軍運會水體攻堅項目,中法管廊、青菱管廊綜合整治項目,有效解決了城市內澇
問題。
漢陽區墨水湖曾經污水橫流,雜草叢生,整個湖泊臭氣熏天,成了名副其實的“墨水”。為讓“墨水”變“綠水”,農發行湖北省分行投放貸款3億元支持墨水湖綜合整治項目建設,成功實現了墨水湖地區生態、景觀協調發展的目標。近幾年該行累計投放污水治理貸款27億元,支持全市污水收集處理,從源頭上改善黑臭水體現狀。
為防洪水,農發行湖北省分行投放濱江防洪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項目貸款9億元,用于沿江防洪帶除險加固和植被綠化,項目建成后將集防洪、環境整治、
交通改善、景觀美化、文化復興等多功能于一體,既加固了堤壩,又美化了環境。
農發行湖北省分行還累計投放近31億元用于黃陂區、新洲區、江夏區等農村安全飲水提質增效,支持新建水廠和輸水管網改擴建等一批重點工程,解決了491萬人口飲用水安全問題。
此外,該行還以中國農發重點建設基金的方式,以較低的年收益率、較長的投資期向九峰渠連通工程項目等9個涉水類項目投放9.9億元低息建設基金,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也化解了項目前期工作“無米下鍋”、其他渠道資金信心不足等現實困難,促成項目早開工,早見效。
農發行湖北省分行營業部總經理秦興涌說,農發行水利建設項目具有額度大、期限長、利率低的
政策性金融優勢,下一步,他們還將重點支持湖泊濕地生態修復、長江兩岸造林綠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治理,為政府解憂,為百姓解困,為構建“護一城凈水、繪兩江畫廊、顯三鎮靈秀”城市發展藍圖貢獻政策性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