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排放創紀錄,碳市場仍難產, 綠電前景如何

2020-1-6 09:15 來源: 《財經》雜志 |作者: 記者 徐沛宇 | 文 馬克

創紀錄的碳排放與難產的第六條


《京都議定書》2005年生效后,國際社會將市場機制設定為解決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二氧化碳排放權成為商品,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簡稱“碳交易”。碳交易的基本原則是,合同一方通過支付另一方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買方可以將購得的減排額用于實現其減排目標。

歐盟最早建立了碳市場。2005年1月,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啟動,提出歐盟碳排放貿易計劃(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EU-ETS)。隨后幾年里,新西蘭、美國、日本等多個發達國家相繼啟動碳市場。在全球減排熱情高漲的情況下,全球碳排放從2009年開始維持了八年的下降狀態。

碳排放下降的趨勢于2017年終止。多家國際組織和國際能源公司發布的報告均顯示,2017年全球碳排放增長1.5%,2018年的增幅提高至2.1%。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報告稱,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達到330億噸。

2019年,全球碳排放仍在增長。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在氣候大會期間發布報告稱,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增幅為0.6%。殼牌天然氣一體化和新能源業務執行董事魏思樂對《財經》記者分析,全球碳排放的增長反映了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長,以及全球能源體系所攜帶的巨大慣性。也就是說,今天作出的能源政策決策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夠在能源結構上得到體現,過去計劃新建或正在建設的煤電項目仍然大量存在。

按照目前的碳排放情況,《巴黎協定》的目標將難以實現。聯合國環境署發布的2019年《碳排放差距報告》警告,即使考慮到各國已提交的氣候承諾,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上升幅度還是會達到3.2攝氏度,而要實現1.5攝氏度溫控目標,在2020年-2030年之間,全球碳排放每年需減少7.6%。

國際能源公司認為,各國政府應該為減排制定力度更強硬的措施,鼓勵用市場化的手段達到減排目標。魏思樂說,很多國家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減碳目標,但是并沒有采取有效的行動。要想在近期取得減排進展,還需要采取更多行動,比如,減少乃至停止對于柴油車的使用,改變家用供暖系統,改變建筑物的隔熱設計等。這些措施在當下可能不太受歡迎,因此很多國家政府沒有足夠勇氣采取這些措施。要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還需要各國作出更加大刀闊斧的改革。

盡管碳排放的飆升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但不能忽視的因素是,各國碳交易市場從2012年以來就陷入了泥潭——交易量下降、碳價低迷,國際間的碳交易幾乎停滯。國際碳交易市場亟須一個全新的、有力的新機制。

《巴黎協定》第六條對國際碳交易市場的整體設定得到了各國承認。但是這些設計僅停留在框架性的概念上。在2017年《巴黎協定》第六條協議提出后,各國始終未能對其具體細則達成共識,相關談判拖延至今。遺憾的是,加時兩天的馬德里氣候大會,仍未對此達成一致。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對此結果表示失望。他在推特上發文稱:“國際社會失去了一個在減緩、適應和融資方面展示更大雄心,以應對氣候危機的重要機會?!?/div>

對于第六條談判未能達成共識的原因,創綠研究院氣候變化項目主管郭虹宇對《財經》記者分析說,各締約方的主要分歧之一是:《京都議定書》市場機制下所產生的減排量,是否應被允許用于2020年后的國際轉讓,并用于落實買方國家的NDC(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一些締約方主張上述減排量應被允許使用,但大部分締約方反對。此外,各締約方對市場收益的分配和相關基金的使用比重等問題也存在較大分歧,導致談判未能達成一致。

郭虹宇說,巴西、印度等國目前持有《京都議定書》市場機制下所產生的大量減排量,如果這些減排量不受約束地進入2020年后的國際碳市場,將對國際碳價造成不利影響,打擊全球碳市場的建設,大幅削弱市場機制促進減排的作用。

從目前各方的態度來看,明年氣候大會達成《巴黎協定》第六條細則的前景堪憂,全球碳市場的重振仍然看不到希望。不過有一個好消息是,美國眾議院已通過表決,彈劾現任總統特朗普。美國的氣候政策未來或將生變。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