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蹦J為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
張俊杰: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第一,綠色復蘇要避免高碳基礎設施的鎖定效應。很多與
碳排放相關的基礎設施有30年甚至50年以上的生命周期,對中國來說,許多
電力、
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還處于新建不久的狀態。疫情后經濟的復蘇,尤其要避免高碳基礎設施的鎖定。要把眼光放長遠,不能為解決經濟增長壓力而損害長期的目標愿景。
第二,綠色復蘇對中國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綠色復蘇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需求,也是塑造良好國際形象的需要,這跟全球許多國家“綠色新政”所倡導的理念一致。倡導綠色復蘇有利于改善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
第三,中國的走出去戰略也要倡導低碳、綠色的對外投資。一方面,這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應該承擔的國際責任。另一方面,也是預防全球碳管制的差異性可能給中國帶來的競爭劣勢。比如,需要警惕國際貿易中可能產生的污染避難所效應,尤其是許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還處于追趕階段,并沒有做出顯著的
減排承諾。如果中國對外不倡導和堅持低碳投資,可能會使中國的國內企業在全球
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所以,綠色復蘇不僅意味著中國自身要綠色復蘇,也要倡導全球尤其是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綠色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