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首次提出“到203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
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等目標。繼今年9月我國提出“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目標之后,短短三個月內,我國已連續兩次在國際舞臺上宣示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
我國宣布以上目標出于哪些考慮?接下來如何推動落實?12月14日,有專家在生態環境部召開的座談會上表示,目前有部分地方和行業錯誤地理解“峰值”概念,認為2030年前是繼續提高碳排放的窗口期,還在攀登碳排放的新高峰。專家建議地方和行業停止這種“擊鼓傳碳”的行為,轉變傳統的發展思路。
還有專家建言,若還是常規做法下外延,上述目標幾乎難以完成。因此必須“自我革命”,包括思想革命、能源革命和消費革命。其中消費革命尤為重要,應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倒逼全社會向綠色生產轉型。
12月14日,生態環境部組織召開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氣候變化有關重大宣示座談會。南都記者林方舟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