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向全球氣溫災難性上升3攝氏度的災難性增長邁進。這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Environmental Program)近日公布的《2020年排放差距報告(2020 Emissions Gap Report)》的主要發現。
報告詳細說明了如果世界有機會實現2015年《巴黎協議(Paris Accord)》提出的低于2攝氏度的目標,或IPCC在2018年提出的越來越不可能實現的1.5攝氏度目標,那么政府、企業和個人將不得不采取嚴厲措施。
報告發現,由于大流行病期間
航空旅行等活動的減少,全球排放量今年可能下降7%。但是,聯合國估計,到2050年,全球溫度將降低0.01攝氏度,可以忽略不計,并預計2020年仍將是人類歷史上最溫暖的年份之一。根據目前的情況,聯合國預測,2030年的排放量將使地球在本世紀中葉達到3.2攝氏度的增長。這還將導致兩種嚴重的后果:全球氣溫的大幅上升將對地球上的生命造成災難性的后果;另外還將有大規模滅絕的趨勢,不斷上升的海平面可能使全球多達2.75億人流離失所,從而導致前所未有的移民危機。
聯合國稱,根據巴黎協議,全球各國政府同意的
減排目標或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是“嚴重不足的”。報告說,各國政府需要致力于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2攝氏度的目標,該目標至少是目現在的三倍。
如果說這份報告還顯露有一線希望的話,那就是聯合國表示,如果世界各國政府致力于從大流行病中走出“綠色復蘇”,那么2度目標還是可以實現的。像“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這樣的
政策舉措可以在2030年將預計排放量減少25%。通過投資于零排放技術,削減化石燃料補貼,不建新的燃煤電廠,并啟動雄心勃勃的再造林項目,只要政府行動足夠快,我們甚至有可能朝著1.5度的目標正確前進。
對于個人來說,特別是那些生活在發達國家的人,也需要盡自己的責任。世界上最富有的百分之一人口(年收入超過10.9萬美元的人)所產生的排放量占全球最貧窮人口50%的總和的兩倍多。在這方面,正確的政策可能導致非常不同的結果,聯合國建議各國政府投資于推動人們騎自行車、在可行的情況下乘坐火車而不是飛機旅行的激勵措施和項目,并改造自己的家,使其更加
節能。
“從政府到企業,再到個人消費者,每個人都需要共同努力來解決一這個日益嚴重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