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實現碳中和,為何未來十年最關鍵?

2021-2-22 09:13 來源: 千篇一綠 |作者: 胡敏

未來十年,一方面要繼續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工業節能增效、建筑改造等盡快降低存量部分的碳排放水平,另一方面按國際先進水平嚴格把關工業、建筑、交通增量部分的入門標準,確保生產和生活方式最大程度符合綠色低碳要求,避免發展鎖定在高碳路徑。

能源清潔轉型機遇,除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動車制造及基礎設施、儲能技術和利用、綠色建筑等相關的投資熱點,還有工業互聯網、高效綠色制冷技術、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重型交通的清潔化等領域值得關注。

低碳轉型過程中有一些技術路徑仍然有待進一步明晰,需要慎重選擇。

試想2060年,支撐碳中和的能源系統會是什么情景:
 
電力部門絕大多數發電來自可再生能源和水能,加上部分核電和極少量配備了碳捕獲和封存技術(CCS)的化石能源發電;得益于建筑電氣化提升和電動車普及,幾乎所有的建筑用能、超過一半的交通用能和工業用能是零碳電力,從而達到極低排放;某些配備分布式光伏等技術的建筑,還有可能達到負碳排放的水平;交通工具的一部分,包括航空、重型車等由綠色氫能燃料電池驅動,也將占到兩成左右的交通用能;工業部門較難達到絕對零碳,綠色氫能可以替代部分特殊工藝過程所用的化石燃料;剩余難以零碳化的部分能源相關碳排放可以通過CCS以及碳匯最終實現零排放。
 
自2020年9月,中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后,碳中和備受各方關注。
 
碳中和指的是碳排放和碳匯的增減平衡,考慮到碳匯(主要包括植物和海洋等對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只能抵消目前5%左右的碳排放,而且難以大幅度增加,實現碳中和的根本是將碳排放總量在現有基礎上削減90%左右。由于我國碳排放總量中的80%左右是化石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因此能源系統的清潔轉型是實現碳中和的根本途徑。
 
實現碳中和無疑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但信心的基礎來自已有實踐。我國有完成氣候目標的良好記錄: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中國承諾到2020年要實現 GDP碳排放在2005年基礎上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截至2019年末,這兩個指標分別達到48.1%和15.3%,提前完成了向國際社會的承諾。更重要的是,過去幾十年清潔能源的技術進步、市場反應和政策演進表明,低碳轉型是一個加速發展的進程。
 
可以說,碳中和愿景不僅是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承諾,也是關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1234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