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股權投資正當時,早期技術萌芽企業更需要PE/VC
眾所周知,PE/VC 具備較高風險承受能力,可以幫助早期創新公司順利穿越死亡谷。
在李良看來,在“
碳中和”目標下,相比較已經成熟且大規模工業化的技術應用瓴域,那些處于技術萌芽早期,有著源發創新性的公司,更需要PE/VC資金支持。
首先,要實現“碳中和”,需要有源發創新的科技手段解決其中的關鍵
問題。目前,有些創業公司已經投身這個領域,雖然面臨巨大風險,但同時也蘊藏巨大社會價值,需要風險投資機構的專業性判斷和果決支持力度。“我們長期積攢的對人/生意/環境/組織的專業判斷能力,有助于發現碳中和領域的早期創新公司,并幫助其順利穿越死亡谷。”李良表示。
其次,對于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但仍需更多資源和資金投入才能得到有效驗證的企業,需要的不僅是資金支持,更需要來自組織/數字化/戰略/人才儲備等層面賦能,這也是像高瓴這類機構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此外,對于那些看似比較成熟或者已經上市的企業,當需要到各類產業中投入的時候,投資機構也能提供資金支持。
事實上,要實現“碳中和”目標,不僅需要PE/VC前期大量的資源和資金投入,更需要從業者提供創新型解決方案。
通過梳理,高瓴已投項目的大部分其實都與“碳中和”息息相關。比如,其重倉的國內光伏龍頭企業隆基股份、太陽能電站營運商信義能源,以及上游硅料企業通威股份。此外還有新能源上游產業,包括電池、新材料、芯片等行業帶來結構性機遇的企業,如寧德時代、恩捷股份、地平線、天科合達、翱捷科技等。
“對于‘碳中和’,我們會更關注那些有偉大格局觀的企業家和團隊,以及在綠色技術領域有顯著創新的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和效率轉換能力的提升,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本身就會帶來巨大社會價值。”李良說道。
以高瓴投資的極飛科技為例,這是一家在農業領域提供“無人化”解決方案的公司,通過對農業生產各環節數字化作業、精細管理、和行業集中度的加強,有力實現了碳
減排,這也與高瓴長期信奉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高度契合。
再比如高瓴投資的致力于提供智慧種植服務和農業管理一體化綜合平臺企業愛科農。該企業核心產品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種植模型”為農戶提供精確到天的耕作建議,并利用軟硬件進行種植數字化管理,同時延展至供應鏈環節,為農戶提供農資農險等服務。在高瓴看來,未來,智慧農業將成為通向農業“碳中和”的絕佳路徑。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在2020年提出“碳中和”目標后,替代塑料就已提上日程。在綠色材料領域,高瓴投資了基于合成生物技術從事分子和材料創新的初創公司——藍晶生物科技。作為代替
石化塑料的可降解材料PHA,因生產成本極高一直未得到規模應用,藍晶生物開發的生物可降解材料PHA 工業化生產技術,系統化降低了PHA 生產成本,這也是全球第三、中國第一家顯著降低PHA成本并可達到規模化銷售的公司。
記者獲悉,高瓴創投剛剛完成對摩珈生物的投資,這家公司利用國際生物酶技術改變了傳統的化學生產方法,解決了傳統精細化學品流程長、能耗高、副產品多等諸多問題,實現生物
化工產品的綠色生產。
在高瓴看來,當綠色轉型成為明天最大的確定性,將有力地引導大量社會資本轉向碳中和領域,對于PE/VC而言,綠色股權投資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