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業明確減排路線
一些領先的
石化企業已經開始行動,通過制定滿足甚至高于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成立聚焦碳達峰、
碳管理、碳中和路徑等相關研究的工作團隊,增加對清潔能源開發、低碳技術、綠色工藝等方面的創新投入,積極落實降碳行動。
巴斯夫全球副總裁鄭大慶告訴記者:“巴斯夫設定更宏偉的目標,即2050年實現全球二氧化碳凈零排放。在過去的20年當中,巴斯夫通過優化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已經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一半,同時產能翻了一番。我們還成立了碳管理研發項目,專注于基礎化學品生產過程的碳
減排,并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提供全部在售約4.5萬多種產品的
碳足跡。”巴斯夫正在開發以甲烷為原料的零碳制氫技術;還與SABIC、林德合作,打造世界上第一臺電加熱中式裝置,有望達到90%的減排比例。
BP也提出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2030年,BP運營排放將比2019年減少30%~35%,上游生產過程中的
碳排放減少30%~40%,比2019年降低至少15%,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該公司近日宣布其與滴滴的合資成立的碧辟小桔新能源(
深圳)有限責任公司已實現充電業務的碳中和,這也是中國首個覆蓋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充電產品。
“三桶油”也明確了減排路線。4月17日,在央視《對話》欄目中,中國石化集團董事長張玉卓表示,氫能是未來能源技術革命和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是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中石化將把氫能作為公司新能源業務的主要發展方向,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據了解,“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規劃建設百萬噸綠氫示范項目,目前綠氫項目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進。同時,除了已經運行的10座加氫站,還將建成1000座加氫站,對氫能全產業鏈進行系統布局,讓加氫像加油一樣方便。
年初,中國海油也宣布正式啟動碳中和規劃,將全面推動公司綠色低碳轉型。“十四五”時期,中國海油將以提升天然氣資源供給能力和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發展為重點,依托兩個
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實現清潔低碳能源占比提升至60%以上;加快推動海上風電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加強碳排放源頭管控,全面強化
節能管理和技術改造,逐步實現常規天然氣“零燃除”。
中國石油董事長戴厚良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中石油把綠色低碳納入了五大發展戰略之一,希望到“十四五”末,化石能源和低碳、零碳能源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到2050年左右基本達到近零排放的目標。中石油已經與國家電投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新能源發展、提高企業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加強合作;并組建油氣和新能源業務板塊,成為四大業務板塊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