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當全國碳市場體系完成總體設計并正式啟動時,您曾經用“啟動可喜,去路猶長”來評價這一進展。在全國碳市場即將啟動交易的現在,您對這項新進展又有怎樣的評價?
鄒驥:全國碳
市場交易開始,這肯定是好的開端。但與此同時,中國剛剛開始著手解決諸多關于
碳市場的基本
問題。所以我依然堅持那八個字:“啟動可喜,去路猶長。”
目前我最關注全國碳市場的屬性問題,即它到底是不是一個真正的市場。這將取決于所交易的
碳配額產權是否明確,且能否得到充分保障。
現在提到碳配額,更多是強調它的
減排責任。這固然有必要,但如果沒有更主動地把它作為一種產權去考慮,那在設計全國碳市場的各項操作機制時,就不會高度重視怎樣實現它作為產權所能帶來的收益,以及如何便利地獲取這種收益。
簡而言之,需要把碳配額的責任界定和權利界定融為一體。先要有這種意識,才能夠指導我們在碳市場設計的方方面面植入市場機制。
如果沒有把碳市場的產權界定牢牢擺在核心位置上,碳市場不可能有長足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