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市場啟動初期,將采用基準線法分配碳配額。您對此如何看待?
鄒驥:基準線法作為全國碳
市場的起步無可厚非,但不能把它作為長期的方法。
碳配額分配最為徹底的方法是拍賣制度,歐盟
電力行業就是百分之百通過拍賣來發放配額。
需要認清基準線法的弊端。基準線實際上是行業做主,主管部門在配額分配的
問題上需要保持中立。這一制度設計會產生了一個基本的沖突,即利益相關者最終有決定權。
目前全國
碳市場的基準線制定較為寬松。如果將來擴展到其他行業,是不是也讓這些行業的專家來定基準線?那制定時,容易留有余地。
如果按照此思路走下去,容易造成配額超發,碳價無法上漲,碳市場的功能將大打折扣。
所以我不主張長期堅持基準線法的分配方式。既然叫碳市場,就應該用市場機制來配置這個資源,不要人為設置基準線,而是讓市場主體自己來決策。
從基準線法過渡到拍賣法需要時間,這個過程可能是三年、五年或者十年。時間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不能滿足于基準線法,這只能作為一個起步。
(注:根據基準線法,如果重點排放單位的
碳排放強度低于基準值,意味著它將獲得足夠的碳排放額度,若是高于基準值,則會面臨碳排放額度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