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的還是解放思想、創新思維。在實現“雙碳”預期目標方面最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經濟發展觀。發展是硬道理,我們要解決溫飽、過上小康生活,需要推動經濟發展;我們要走向富裕、享受高品質的幸福生活,仍然需要推動經濟發展。但是發展的模式和路徑是有很大差別的,發展以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為支撐固然能在一個時期帶給我們眩目的增長,但最終會影響到國家的發展質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不可持續的,也會遺害無窮。所以,我們的發展應該是綠色低碳發展,是資源集約節約和循環利用的發展。但囿于各方面的原因,實際操作者并不都這么想,更不會都這么干。解放思想、創新思維必須從大局出發,進一步提高對發展與
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長期、治標與治本等重要關系的認識。同時,要從低碳發展不利于加快經濟建設、妨礙現代化建設推進的思維誤區中走出來。要牢固確立這樣一些重要的觀念:其一,過去若干年來,我國持續推進發展方式轉型,即從粗放型增長轉向集約型增長、從資源要素驅動型增長轉向創新驅動型增長、從以高耗能高污染為支撐的增長轉向以綠色為底色的增長,而低碳發展是新舊模式轉換的必然要求和題中之義。也就是說,低碳發展是新時代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重要特質。其二,推動低碳發展是更好維護人民利益、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效保障,且低碳發展是能夠實現經濟社會持續運行的高質量發展。其三,實現低碳發展固然會淘汰和限制一些高碳領域或行業,但同時也會創造新的
市場需求,催生新的發展門類,如推動再生能源、碳捕集與利用、綠色制造、融合經濟等的發展;而依靠技術創新,一些高碳行業能夠轉變為低碳行業。其四,低碳發展往往以科技創新、生態保護與合理利用、人和自然的和諧互動為前提,因而帶來的往往是實實在在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增長。低碳發展所帶來的不是有害增長,也不是虛浮增長和無效增長,這意味著,低碳發展不會必然導致經濟下滑,自然不是低增長的代名詞。在思想上牢固確立了這樣一些認識,相關行動就會迅速果斷,一些好的措施也就能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