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雙碳”目標下 金融支持地方林業碳匯發展的路徑

2021-10-11 11:10 來源: 金融時報 |作者: 李佳軒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一方面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加大清潔能源使用,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另一方面要加強森林資源培育,增強生態系統固碳能力。林業碳匯是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方式。當前全國碳市場啟動,隨著減排企業的履約,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項目(ccer)抵消機制面臨重啟,林業碳匯項目作為CCER抵消機制重要組成部分,將再次活躍起來。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現代化國有林區,在有林地中,中幼齡林面積和蓄積分別占有林地面積和蓄積的82.79%、79.01%。由于大部分森林屬于中幼林,正處于旺盛的生長期,森林固碳能力處于成長期和高峰期,因此發展林業碳匯具有優越的基礎條件,潛力巨大。

  現狀

  林業碳匯交易是指通過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減少毀林活動,吸收和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關規則,確定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經過嚴格的審核認定后,在指定交易所掛牌出售,由具有減排需求和意愿的主體向項目業主購買,用于沖抵自身碳排放量的一種碳排放權交易形式。目前林業碳匯項目國際上主要有清潔發展機制項目(CDM)、國際核證碳減排標準項目(VCS)和黃金標準項目(GS);國內主要有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項目(CCER)、福建林業碳匯項目(FFCER)和廣東碳普惠項目。2021年4月,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以299萬元人民幣掛牌交易26萬噸碳匯就是以VCS為標準開發的國際林業碳匯項目。

  實踐

  自碳匯經濟發展以來,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方政府健全了組織機構,成立了碳匯資源管理部,出臺了《大興安嶺地區關于促進林業碳匯產業發展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措施。2016年首次在圖強林業局實施的碳匯造林項目,是目前黑龍江省兩個已通過備案的項目之一。圖強林業局碳匯造林活動的總面積為7.4萬公頃,備案計入期20年(2005~2025年),預計總減排量820萬噸,年均減排量41萬噸,碳匯收益將達到3.94億元(以全國碳交易市場首日開盤價48元/噸計)。目前該項目已被中環聯合審定,待國家發改委進行減排量的備案簽發即可進行上市交易。但CCER于2017年3月暫停了項目備案和減排量備案的相關工作,暫停前,大興安嶺十八站林業局碳匯造林項目、松嶺林業局碳匯造林項目已完成項目設計。

  2011年,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成立大興安嶺碳匯專項基金,自成立以來共計投入資金1000萬元用于開展林業碳匯項目。2014年,國家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林區經濟面臨轉型發展,大興安嶺地區金融機構積極促進金融與綠色轉型融合發展,截至2020年年末,信貸支持林業局營林育林等方面資金余額達12億元。2016年,圖強林業局在碳匯造林項目備案通知書簽發后,與大興安嶺農村商業銀行簽署碳金融合作協議,以2015年碳匯量40萬噸為質押授信,從農商行獲得兩年期林業碳匯質押貸款1000萬元,開創了全國林業碳匯金融產品創新的先河。雖然大興安嶺林業碳匯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林業碳匯項目投入產出效率低,碳價低迷不穩定以及符合林業碳匯特點的金融產品少,金融配套服務不完善,為金融介入和風險預測提供了難度,金融支持林業碳匯發展尚有較大空間。

  建議

  (一)多措并舉保證碳價穩定,激發林業碳匯活力。要增強林業碳匯項目主體融資能力,需要增加林業碳匯項目的收益。一是健全碳價保護機制。適時進行價格調控,確保碳市場整體價格走勢趨于穩健。也可以參照歐盟碳市場經驗,通過市場穩定儲備機制(MSR)來實現碳價的穩定。二是在碳排放配額分配上要從先期的免費發放配額,逐步向有償競拍和免費發放的混合階段推進,最終直至完全的有償競拍,保證市場需求的穩定,從而為碳價提供支撐。三是當前《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規定重點排放單位每年可以使用CCER項目抵銷碳排放配額的清繳,但抵銷比例不得超過5%,未來可以對達到抵銷上限的企業容許其使用林業碳匯項目在進行額外一定比例的抵銷,刺激市場對林業碳匯項目的需求。

  (二)加大碳匯金融產品創新,著力破解融資難題。金融機構在以資金配置引導林業碳匯產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建議在政策性金融層面:指導政策性、開發性銀行發揮政策和資金成本優勢,支持國有林區儲備林建設,引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與地方政府簽訂合作協議,撬動社會資本。在商業性金融層面:積極拓展碳資產回購、林業碳匯收益權質押等融資業務。結合林權改革進程,開辦林權抵押貸款,針對貸款期限與林木生命周期不匹配問題,嘗試“林權抵押按揭貸款”,全面滿足林農造林育林各階段的資金需求。在項目開發主體層面:加快推動林業碳匯專項債券的發行,根據《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規定,碳匯林也在綠色債券范疇,當前全國第一筆藍色債券的發行也為林業碳匯債券提供了參考。

  (三)構建多層次的保障體系,疏通金融對接堵點。林業生產經營周期長,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需要多方面保障。一是積極推動林業保險發展,發揮保險保障功能,促進林業產業健康發展,同時也為信貸的有效投入創造良好條件。創新開發林業碳匯以及碳匯價格保險產品,以碳匯損失和約定價格為補償依據,進行風險補償。二是引導融資擔保機構將綠色貸款擔保費率下調,對林業碳匯貸款做到應保盡保,在擔保公司內部設置綠色擔保部,并指定專人負責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等擔保業務服務工作。三是在現有碳匯專項基金基礎上完善風險補償機制。對銀行、擔保公司的損失以借款金額和擔保金額的一定比例進行補償,最后當項目獲得收益后提取部分收益返還至資金池,形成長效運行。

  (四)加強政策支持引導,積極打造交易平臺。一是完善林業碳匯激勵機制,針對林業碳匯經濟出臺稅收減免政策,對林業碳匯貸款、擔保、債券出臺相關貼息補貼政策,降低林業碳匯融資成本。二是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要積極支持林區營林育林建設,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將支農再貸款擴大到林業,適當提高林業碳匯項目的不良貸款容忍度。三是加快建設省級平臺,對碎片化自然生態資源進行集中收儲和規模開發整理,轉換成優質資產包,并導入產業、項目,實施資源資本運作。開展林業碳匯貸款,并提供相關金融服務,如碳資產管理、賬戶管理、交易咨詢等。同時可以開展存碳業務,對已完成備案簽發的、短期內無法交易的碳減排量,由銀行收儲并出具憑證,存碳方獲得利息,銀行可以在存碳期間參與全國碳交易進行市場化運作,當存碳方有需求時,憑存碳憑證取出。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