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保持高速增長
“‘十四五’期間,中國銀行將對綠色產業提供不少于1萬億元的資金支持,實現綠色信貸占比逐年上升。”中國銀行風險總監劉堅東10月29日在天府金融
論壇上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銀行還將加快行業授信結構的調整,加強高能耗、高排放行業的余額管控,加大對
減排技術升級改造、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煤電靈活性改造等綠色項目的授信支持。
當前,金融機構均加快綠色信貸布局。最新披露的銀行三季度報告顯示,截至三季度末,農業銀行綠色信貸余額為1.62萬億元,比年初增長26.8%,高于全行貸款增速15.4個百分點;郵儲銀行綠色貸款余額為3467.43億元,較年初增長23.42%。
人民銀行10月2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三季度末,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4.78萬億元,同比增長27.9%,比上季末高1.4個百分點,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6.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加2.74萬億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
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分別為6.98和2.91萬億元,合計占綠色貸款的66.9%。分用途看,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產業貸款和清潔能源產業貸款余額分別為6.99和3.7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7%和22.8%。
與此同時,綠色債券
市場規模保持了快速增長,創新品種不斷涌現。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自今年2月首個
碳中和債券發行,截至10月31日,年內共發行碳中和債券188只,發行規模合計1786.4億元。中
石化、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華能集團、中核集團、三峽集團、國家電網等多家能源國企均已發行碳中和債。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綠色金融資產質量整體良好。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日前透露,我國綠色貸款不良率低于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平均水平,綠色債券尚無違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