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氣候變化做決策 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首席執行官雅克·里波表示,為達成巴黎協定目標,“大部分產業結構都必將轉型或升級,這將是一場全面變革。”
各家金融機構都希望能抓住這一輪綠色變革中的新機遇。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企業及機構業務部主管、董事總經理鄭思禎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自“雙碳”目標提出之后,各行各業都在進行低碳轉型,星展銀行依托母行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先進理念和國際實踐,通過創新的綠色金融產品和解決方案,支持客戶及產業鏈以更可持續的模式開展業務,助力綠色產業與綠色金融協同發展。
此外,該行于2020年6月發布了《可持續發展和轉型融資框架與分類法》,作為該行向低碳經濟轉型計劃的一部分。“這是全球首個《可持續發展和轉型融資框架與分類法》,將為星展銀行與那些正在推進其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客戶開展合作奠定基礎。該分類法將作為參考,指導客戶在應對氣候變化、資源匱乏和解決諸如社會不平等之類的關鍵性全球
問題時能夠快速適應并提高應變能力。”該行介紹。
渣打銀行則宣布了一項支持計劃。據渣打集團介紹,將在2030年前,為綠色企業和轉型企業提供3000億美元的融資支持。
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渣打中國總裁、行長兼副董事長、區域行政總裁(中國及日本)張曉蕾表示,金融機構在為綠色投資融資,管理氣候變化和產業轉型風險以及推進
碳排放合理定價方面將起到重要作用。
她建議,金融機構應該把可持續性和長遠考量作為機構戰略和文化的一部分,致力于將資金調動到那些能夠產生最大影響的領域。同時,要支持
政策制定者和監管機構,在國內、國際建立統一標準、數據和定義,讓金融能夠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渣打計劃到2030年調動3000億美元用于綠色及轉型融資,將資本引導至最有機會采用低碳技術的
市場和部分面對最嚴峻的轉型融資及氣候挑戰的市場。”張曉蕾表示,“在集團層面,渣打要求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一切行動的中心。渣打的全部決策,無論大小,都會考慮氣候和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大華銀行同樣把“商業可持續”視為四大推進領域之一。“自2021年以來,大華銀行(中國)在集團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規劃指導下,結合母行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實踐經驗,為實體經濟低碳循環發展提供資金和解決方案,向涉及綠色建筑項目開發、新能源開發及
節能環保等可持續發展相關行業客戶提供更多樣化的金融支持。”大華銀行(中國)行長兼首席執行官符懋贊為《金額時報》記者介紹了該行的綠色金融發展目標。
他表示,在結構性轉型過程中,部分項目和行業領域的資金回報周期長,不確定性高,這對銀行的風控也有新的要求。“我們也積極預判并調整信貸政策,有效防范風險。通過融資安排、流動性管理和賬戶服務等多種方式,積極支持企業可持續發展,促進銀行與客戶的雙贏,助力實體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