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布局綠色市場
隨著綠色低碳發展成為共識,各家金融機構紛紛加快轉型腳步,加大對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支持力度,綠色領域的業務競爭程度也同步走高。對此,租賃公司應順應趨勢,主動尋找突破口,從而在激烈的
市場競爭中求得發展。
有金融租賃公司從業人士向《金融時報》記者坦言,當前,商業銀行持續加大綠色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相較于銀行資金,金融租賃的還款成本較高,因此,部分優質的光伏項目客戶變得難以維系。
對此,部分租賃公司已開始行動,尋覓新的業務突破口。如中信金租,其發力分布式光伏,以戶用分布式和工商業屋頂分布式為轉型著力點,推動業務模式創新。據介紹,分布式光伏具有發電出力就近消納、電網接入友好及屋頂資源綜合節約利用等優點,是對集中式發電的有力補充。但同時,分布式光伏也具有位置分散、單體規模小、不易管理等難點,對融資機構和投資開發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信金租加大行業研究和創新探索,持續深耕,憑借專業化運營能力探索模式轉型,增強綠色租賃的發展后勁。今年10月,中信金租與京東方能源科技合作,成功落地1.2億元工商業屋頂分布式光伏融資租賃項目,總裝機規模達34兆瓦。
此外,目前綠色
交通、綠色建筑等產業領域開發率也尚未達到飽和狀態,宜租標的物種類豐富,融資租賃公司也可切入這一細分市場。如在新能源基建領域,新能源汽車電池、充電樁等實物資產就很適合租賃公司以融資租賃形式開展業務。據了解,中信金租助力寧德時代經銷商在上海
公交開展“車電分離、電池租賃”業務模式,累計投放11.8億元,助力上海城市公交電動化進程。平安租賃也將在未來3至5年內,在充換電領域投入超100億元資金,支持充換電基礎設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