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經濟發展程度、產業結構不盡相同,實現碳達峰也存在不均衡的現象,達峰時間要體現一定的差異性,甚至明顯的差異性。要分別制定碳達峰目標和路線圖。
◎建議制定碳達峰的區域梯隊,實行目標和
政策的分類指導。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12月20日-24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1第十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
論壇周在線上舉辦。
12月21日下午,分論壇之一的“2021中國企業低碳發展論壇”正式召開,該分論壇由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作為支持單位,以“
碳中和新局 現實與路徑”為主題,匯聚政產學研各方智慧,探尋產業綠色轉型路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在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實現碳達峰不能簡單搞“一刀切”,必須在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實現碳達峰,能源和工業技術與管理的創新是區域和行業碳達峰的唯一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