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綠色債券蓬勃發展 金融產品標準待統一

2021-12-24 13:50 來源: 上海證券報 |作者: 范子萌

綠色金融迎來巨大發展契機


  “雙碳”目標的實現,需要百萬億級的資金投入。資金從何而來?業內人士認為,這需要包括金融體系在內的市場資金充分參與。而如何激發金融機構進一步參與其中,并撬動更多市場力量引導綠色金融發展,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執行總經理黃達飛表示,目前,碳中和的共識在全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為金融工具創新支持低碳發展提供了優良條件。而要進一步激發金融機構的參與,建議從明確綠色金融產品標準、充分發揮碳交易體系功能兩方面入手。

  “綠色金融的產品標準需進一步統一明確。”黃達飛認為,綠色項目的認定口徑是綠色金融標準制定中的重要內容,對于綠色金融業務的開展具有指導作用。目前國內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股權等產品對于綠色項目的認定標準不盡相同,而標準統一可以避免碳減排收益計算模糊的問題

  從短期來看,黃達飛認為,政府和相關部門或應優先建立各類金融產品的統一界定標準,同時也加緊出臺相關的技術指南,尤其是量化甲烷、林業碳匯等氣候變化減緩效應,這方面金融機構在資產評估過程中需要依賴簡明可操作性強的指標性指引。

  中長期來看,“應建立系統性的綠色金融體系框架,降低不同類別金融產品在核心綠色界定標準上的差異,促進各類金融產品均衡發展。”黃達飛說,同時發展第三方權威認證機構,降低融資端和投資端的信息不對稱;應與國際標準接軌,引入國際資金,提升與全球融合的廣度和深度。

  此外,“綠色投融資需要碳價引導,需讓碳交易體系發揮其市場功能。”黃達飛認為,全國碳市場處于發展初期,多數控排企業對于碳市場的認知不足,使得當前碳市場的目的僅限于保障履約,沒有釋放其價格發現功能和融資功能,出現履約期臨近時期量價齊漲,履約期過后交投清淡的市場潮汐現象。這加大了市場被操控的風險,反而不利于控排企業的履約。配套的政策法規的健全完善有望能加速推進碳市場的建設發展。

  黃達飛同時建議,盡早引入多元化的交易產品和主體。金融機構的參與能為履約企業帶來管理交易風險所需的期貨產品,并提供碳市場相關的創新產品和交易等服務,提升市場成交活躍度;從整體來看帶來更多社會資金以支持綠色、低碳發展。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