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數西算”工程的意義或者它的作用都包含哪些呢?
徐彬:它的意義應該說有很多方面,或者說它有綜合效應。從經濟上來看,它每年能帶動投資大概4000億;同時它對于西部的產業來說,由于數據中心這些算力設施建設之后,會帶來相關的IT產業、綠色能源產業等等。IT產業又分為數據標注,數據流量的一些處理、清洗,將很多產業帶到西部去,對于西部大開發就很有好處。從社會效應來講,它對于“雙碳”目標,碳達峰
碳中和整個戰略的實現也很有幫助。在安全的意義上也有好處,東部的數據是我們國家絕大部分數據,那么集中在沿海地區,在特殊情況下,如果能在西部有備份,那顯然有很好的安全保障的好處。
中國網:所以我理解,我們這個“東數西算”工程其實是一個供給和需求的精準對接。
徐彬:確實是,它能夠從供給和需求兩邊滿足目前這個階段的需求。從供給來看,能源的供給是很緊張的,我們現在的數據中心大概是500萬機架,80%在東部,西部大概只有20%,而它的耗電量——數據中心的耗電量約占全國總耗電量的2%。未來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因為我國現在已經進入數字經濟時代了,算力就像農業時代的水利、電氣時代的
電力一樣,它的需求會不斷地增長,光能源的需求就非常旺盛。從需求的角度來講,應該說是整個經濟社會大部分的活動都會基于數字經濟,對于它的基座,也就是數據中心的這些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它各方面的需求會非常旺盛。
相對于它的貢獻來講,它的用電量倒不是特別大,一方面你要看到對數字經濟來講2%這樣一個耗電量,可
問題是它帶動經濟社會發展那不是2%,那至少是10%以上了。這個數據應該說還在統計過程中,但總體來看,它的帶動作用超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