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擁有
碳排放管理師證書,并非是從事
碳管理工作的準入性條件,其性質不屬于從業資格證,而是普通培訓合格證明。換言之,數千元的學費僅換來一張
市場認可度不高的培訓證。其次騙局多發,有的培訓機構收錢后,考試還未開始,就失聯了。
風口來了,隨之而來的還有騙子。
“報名費3500元,可以代考,拿到證書掛靠一年能賺三、四萬。”接到一通來自培訓機構的電話后,從未聽說過“碳排放管理師”的劉晴(化名)心動了。
接著是加微信,簽協議,轉賬。去年底,劉晴連續消費約7000元,報名了湖北一家培訓機構推薦的碳排放管理師、高級碳排放交易師培訓課程。
然而,考試還未開始,機構的人卻“消失”了。今年2月份,報警后,劉晴才得知涉事公司涉嫌詐騙,負責人已被刑事拘留。
劉晴報名的“碳排放管理師”,衍生于低碳
節能領域的“碳排放管理員”。自國家“雙碳”目標提出以來,碳管理相關市場熱度不減。2021年3月,“碳排放管理員”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
熱度迅速傳導到培訓領域,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不乏培訓機構推廣“碳排放管理師”課程,宣稱考試包過、一次性考取高級證書、拿證后可兼職可全職,甚至有機構稱能獲得數萬元一年的證書掛靠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