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交易市場:誰自愿花錢買“空氣”?

2022-2-28 15:25 來源: 虎嗅APP |作者: 雨林下

把碳視為資產來管理


當前,碳市場的兩類基礎交易產品分別是:政府分配給企業的碳排放配額(CEA)和企業自愿核證的減排量(ccer)。前者僅為限定的控排企業開放參與,后者可面向更廣泛的企業、投資機構和個人三類主體。

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告訴虎嗅,全國碳市場剛啟動不久,參與企業對碳交易業務不熟練,對碳市場不夠了解,自身內部做碳管理時很懵。

因此,建議控排企業拿到國家的配額后,首先要充分把控自身的排放源,通過能耗監測系統,得知各環節的具體排放情況,摸清哪些地方可以減排,然后系統性的訂立內部碳管理制度,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技能培訓,真正把碳看成是資產,在碳交易市場有策略的低買高賣,而不單單只為了行政履約。

 而自愿減排的企業,則可把心思重點放在減排項目的減排量最大化上,并在實質交易收益產生后,繼續改進生產技術和設備,或新開發項目來循環增加下一年度的減排量,保持收益。同時,企業還可以和控排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綁定供需,創新交易模式。

針對企業如何高性價比減排的問題,上海碳索能源服務公司對虎嗅表示,合同能源管理是過去比較流行的選擇,但模式復雜,項目時間長,在實施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爭議,所以大家開始嘗試讓第三方碳管理機構來做新的可持續發展方案,包括減排路徑分析、碳中和行動方案、碳排放管理體系和信息化建設等等。

只有參與主體和規則制定者共同努力,才能逐漸把碳交易推向市場化行為。企業在碳市場實打實獲利,日常經營中的減排也會良性循環。但要達到這些目標,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向虎嗅強調了行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在業務鏈條前端,很多西南的企業綠色資源豐富,水電多,林草茂盛,可以發展成減排項目,就需要懂碳資產開發的人來為之操盤。

進入中端,企業要入賬,含稅與否、稅率多少,要找懂碳會計和碳審計的人。

后端風險管理,懂碳期權、碳保險、碳基金之類的碳金融很有必要。有的商業銀行專門開發了林業碳匯質押貸款,如果企業臨時缺錢周轉,手握碳資產又不想賣,那么就可以把碳匯的預期收益作為質押標的進行融資。

可見,碳市場涉及的崗位幾乎都需要復合職業技能,所以招人也是雇主的難題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