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價暴跌后,市場面臨哪些變量?
根據中信建投期貨能源
化工團隊的研究,烏克蘭爭端引發了全球能源價格的大幅上漲,目前來看這種格局仍沒有緩解的跡象。俄羅斯經濟和油氣行業都遭受了歐美制裁,這對全球能源
市場沖擊強烈。未來能源
難題如何解決,大概率需要依靠需求端的逐步下滑,這將是非常緩慢的過程。市場現階段處于承認高能源價格是一種常態,共識在慢慢形成,頂部似乎還沒有出現。由此,我們判斷能源價格對碳價的驅動長期仍將向上。
今年COP27,歐盟收緊碳
減排目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僅歐盟,全球主要排放國皆是如此。歐盟認為自己已經有了最激進的減排目標,并將向其他國家施壓,要求他們更接近自己的目標,例如實施碳邊境調節機制。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年全球主要排放國氣候雄心繼續加強的概率較低,我們將關注點置于全球主要排放國
政策落實的情況,超預期的具體措施將加強歐盟
碳市場的信心。本輪能源價格大漲對歐洲經濟的負面影響會否引發MSR機制再度發力,也是我們重點跟蹤的信息。
本輪恐慌情緒引發的歐盟EUA拋售,我們理解已基本釋放了前期快速上漲所積聚的風險。在中時間尺度上,由于化石能源短缺及氣候雄心的持續,歐盟碳價將保持強勢。但值得注意的是,高昂的能源價格或導致歐洲經濟存在滯漲風險,短期內這將繼續打壓市場參與者對EUA的信心,快速重回90歐元上方難度較大。
從長時間尺度來看,碳價的決定因素是
碳減排成本,由于碳減排邊際成本遞增,且未來減排任務逐步加重、
碳配額將逐步縮減,歐盟碳價整體繼續保持強勢。也就是說,碳減排邊際成本增加,如果碳價比減排成本低,企業買配額的需求就增加,從而推動碳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