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境外)
在募集資金債券體量迅速上漲的同時,可持續債券
市場于2020年正式迎來新的產品類別: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SLB)。該類債券沒有募集資金使用限制,發行人可以通過預設關鍵績效指標(KPI),以指定的ESG表現為基準來發行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債券票面利率與發行人未來的ESG效益掛鉤。若ESG績效未達到預設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 (SPT) ,則票面利率上浮。常見的KPI包括溫室氣體
減排量、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可再生能源占總能耗的比例、減少用電量比例等。
2020至2021年,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累計發行量達1150億美元,其中2021年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占綠債市場總發行量的8%。經典案例包括巴西美妝品巨頭Natura & co集團于2021年4月發行的10億美元7年期的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Natura承諾在2030年實現零
碳排放。該債券的可持續掛鉤結構由匯豐可持續發展團隊領銜構建,選用兩個發展績效目標:
1. 2026年達到較2019年基準線低13%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
2. 2026年,Natura的產品包裝中應用超過25%的可回收塑料,該績效目標對Natura集團的業務運營具有實際關聯意義,且目標宏偉符合ICMA發布的可持續掛鉤債券原則。
據匯豐研究部門預計,2022年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總發行量將大幅上升,單年總量可達1700億美元,市場展望良好。未來或將出現更多的新型可持續債券,如性別平等債券、藍色債券、生物多樣性債券等,共同為實現巴黎氣候協定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