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盡管近年來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由于主客觀多方面原因,水環境質量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主要存在四個方面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
(一)區域內自然徑流少,城區河流自凈能力差。流經我市區域內的河流中,只有沁河、丹河常年有水,其他多屬于季節性河流,自凈能力差。從市區縱貫南北的6條河流情況看,從西至東依次為白馬門河、普濟河、群英河、甕澗河、李河和山門河,一年之中,只有在汛期承擔行洪功能,絕大多數時間河道里都是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部分河段水體黑臭現象嚴重,不僅影響了城市形象,而且影響了人居環境和群眾身體健康。
(二)產業結構不合理,有些行業污染物排放量較大。通過對各行業排污情況的分析,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造紙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對水體的污染較為嚴重。僅這三個行業,就占到全市工業廢水排放量的56%,占化學需氧量的61%,占氨氮排放量的68.2%。特別是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2013年僅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7%,卻占全市工業廢水排放量的19.9%,占化學需氧量的27.1%,占氨氮排放量的35.9%。
(三)污水處理廠和配套設施建設滯后,部分污水不能得到處理。一是污水處理廠建設滯后。如城區每天污水排放總量約30萬噸,而污水日處理能力僅有25萬噸,尚有5萬噸缺口。二是污水管網建設滯后。從城區情況看,解放區、山陽區的部分路段未實行雨水、污水管道分流,部分污水順雨水管道入河;解放區、山陽區以外的其他區域管網建設進度緩慢,污水不能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直接排入河道。
(四)受經濟利益驅動,違法排污的現象仍有發生。少數企業不履行應有的社會責任,只顧眼前和一己之利,偷排直排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我市出境斷面水質。少數企業治污設施和技術落后,污水經處理后仍有個別離子超標。還有少數企業治污設備疏于保養,藥劑材料沒有按照要求進行處理或者更換,達標排放不穩定,時好時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