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在歐洲市場,各地的碳配額價格均在上漲
這些看漲預期并不局限于歐盟
碳排放交易系統。西部氣候倡議(WCI)和區域溫室氣體
減排行動(RGGI)等其他主要碳
市場的受訪者預計,排放許可證的價格也會大幅上漲。
在2017-2020年期間,WCI
碳配額的基準合約價格為14-18美元(約合12-16歐元),而過去一年,其基準合約價格平均為25-35美元(約合21-30歐元)。
事實上,這兩個北美
碳市場也在進行調整。WCI最大的參與管轄區是加利福尼亞州,該州正試圖到2050年將其排放量從1990年的水平減少80%。
與東海岸的RGGI碳市場不同(其僅涵蓋發電廠),WCI同時也涵蓋了
運輸部門。這某程度上影響了汽油價格,以致加州的汽油價格高于美國的大部分地區。
受訪者也看好中國全國碳
排放權交易系統的配額價格,該體系從2021年7月開始出現實際交易。
盡管該系統中排放配額的加權平均價格在2021年約為44元/噸(約合6歐元),但在今年的調查中,回應價格
問題的受訪者認為,2022年的平均價格在50-70元/噸之間。
中國碳市場的觀察人士也看好其他行業后續被納入到系統中。盡管中國的碳排放交易系統目前只涵蓋
電力行業,但該系統的目的是覆蓋更大的中國經濟層面,隨著時間的推移,預期更多的行業將會被涵蓋。
當被問及接下來哪些行業將被涵蓋,大部分受訪者選擇
鋼鐵生產,這與去年調查結果是一致的。
對鋼鐵行業接下來被納入系統的預期也反映了中國對歐盟碳邊界調整措施(CBAM)的擔憂,該措施旨在對碳密集型產品的進口征收稅款,這是因為與其制造相關的碳排放成本并未反映在價格中。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出口國之一,而歐洲可能在未來幾年開始實施CBAM。如果屆時中國的碳排放已被涵蓋到鋼鐵制造的價格中,那么向歐盟出口鋼鐵的關稅應該會相應地降低。
事實上,即將實施的CBAM已經刺激了一些國家在碳價上采取行動,而這些國家的氣候
政策和減排決心則相對落伍。
歐盟的幾個貿易伙伴(其產品可能會受到碳稅的影響)正在深入探索碳稅、排放交易系統和其他措施,而這些措施將消除碳邊界調整的必要性,因為產品的生產國已經對生產造成的碳排放進行定價。這些國家包括土耳其、摩洛哥、印度尼西亞和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