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碳市場為當前全國走向“碳達峰”、“碳中和”打下了哪些基礎和積累了哪些經驗?
李天:天津
排放權交易所是全國第一家綜合性環境權益交易機構,成立于2008年9月。2013年,天津碳
市場開市,履約率連續六年達100%。2021年納入重點排放企業104家,2021年的配額交易和
ccer交易總計為5074萬噸,交易量在全國試點
碳市場排名第二。
試點市場在體系設計和運行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并從實踐上比較和驗證了各種不同
政策設計的適用性,為建設全國碳市場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自2013年啟動試點碳市場以來,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碳交易工作,為指導和規范該項工作,于2013年頒布實施了《天津市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并分別于2016年、2018年以及2020年進行了重新修訂。
天津持續完善試點市場的激勵約束機制,履約率連續6年達到100%,在全國名列前茅。在交易機制創新方面,率先探索配額線上拍賣的有償發放機制。天排所多年來聚焦于自愿
減排交易和
碳中和領域的創新,例如,天排所完成國內首筆基于
碳盤查的碳中和交易,完成國內首筆基于PAS2060碳中和標準的企業自愿
碳減排交易,開發全國首個基于區塊鏈的碳中和存證產品。
自2013年開市交易以來,天津市碳市場不斷培育壯大。目前,納入企業的排放量超過天津市排放總量的50%。碳交易已成為實現碳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天津全市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經初步測算,2019年碳排放強度累計下降20.58%,超額完成“十三五”進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