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與美國其
碳排放總量的變化趨勢有與世界碳排放變化相似的之處,然而也具有自身的特點。歐洲的工業化開始于18世紀中葉,起于英國,后傳遞到法國、德國。其碳排放總量也自工業化革命伊始便出現了迅速攀升,在兩次石油危機期間,其碳排放的總量出現了短暫的下降,分別從1972年的37億噸下降到1975年的35億噸,從1979年的39億噸下降到1984年的36億噸。其碳排放的峰值出現在1979年。其后,歐洲的碳排放總量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2008年美國發展次債危機,2009年歐元區出現債務危機,歐洲大批企業減產,導致對能源需求下降,歐洲碳排放總量趨向穩定,碳排放維持在33億噸左右。危機緩解后,歐洲走出經濟低谷,對能源的需求量有所攀升,2010年碳排放反彈至33.86億噸,自此之后,由于清潔能源比重提高、碳排放配額不斷降低以及碳排放交易機制的作用,歐洲碳排放總量持續下降至2021年的27億噸。從1979年歐洲碳排放的峰值到2021年,其碳排放總量在過去的42年里,降幅為-31.6%。美國的碳排放走勢與歐洲基本一致,但其碳排放總量高于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