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項目在找錢,也有錢在找好項目?!备邧|旺表示,“作為廣州市的戰略投資平臺,我們堅持產業引領,樹立‘耐心資本’,從短期財務思維向支持長期發展的產業思維轉變;堅持創新投資策略,加強與頭部機構、產業龍頭、優秀團隊合作,從松散打法向頭雁牽引、集聚成勢的生態構建轉變;堅持強化股東賦能,為投資項目提供全要素設計、全過程陪伴、全周期服務,從傳統的‘募投管退’向‘募投管推’轉變,推動項目做強做優做大?!?/div>
數據顯示,過去三年,廣州平均每年新增上市公司超20家,較此前十年(2010—2019年)平均每年新增10家上市公司的速度翻番。融資能力也大幅提升——2020年至2022年,廣州企業IPO融資規模合計933.1億元,超過了2011—2019年IPO規??偤汀?/div>
早在2020年5月,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制定實施《廣州市加快推進企業上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行動計劃(2020—2022年)》。該行動計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汽車、裝備制造業等傳統優勢產業,以增強產業鏈發展韌性和競爭力為導向,提出用3年時間推動60家企業上市的目標。
三年期滿,廣州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成績單:從數量上看,三年間廣州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64家,平均每年新增超20家,較計劃啟動前的十年(2010—2019年)平均每年新增10家的速度翻了一番;從融資規模看,過去三年廣州IPO規模合計933.1億元,超過了2011—2019年IPO規??偤停粡馁|量上看,近五年來,除2020年受疫情沖擊影響外,廣州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領頭羊”計劃期間上市的64家公司,其營業收入更是實現14%的增速,遠超A股整體增速。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廣州共有超400家企業納入擬上市企業資源庫進行動態管理,上市后備力量充足。
細數廣州市的支柱產業,制造業一定高居榜首,更被稱為廣州的“立市產業”。目前,在廣州已經上市企業構成中,超過5成為工業屬性。有109家工業企業,占比五成。在41個工業大類中,廣州上市企業覆蓋了26個,產業鏈中下游企業居多,中游資本品、下游消費品行業分別有55家和31家上市公司,占工業上市公司的比重達84.3%。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來,新增上市企業中超50%的企業均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
為了培育更多上市項目,廣州不斷完善營商環境,并針對性的提出立法。就在3天前,廣州市加快推動《廣州市民營經濟促進條例》立法,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
其中著重提及,要完善服務重點企業、項目工作機制,主動送政策和服務上門,“一鏈一策”做好重點產業鏈精準支持,努力幫助各類重點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開展“服務企業效能年”行動,加大“鏈主企業”、“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等重點企業的精準服務力度。大力推廣“免申即享”模式,梳理編制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清單,增強政策可及性、實效性,實現“政策找企、應享盡享、免申即享”。
載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依靠千億規模母基金,廣州吸引了大批VC/PE的到來,以創投行業帶動地方產業的發展。
在給政策、給錢、給資源之外,廣州培養更好的營商環境之余,還著力于人才的招聘。
03、南沙方案落地 資本與實業對接 科技與產業對接
今年2月,廣州發布《關于港澳地區城市規劃專業企業和專業人士在廣州南沙執業備案管理的通告》(下稱《通告》)?!锻ǜ妗妨⒆阌趶V東省自然資源廳已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在借鑒前海、橫琴先進經驗,廣泛吸納港澳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港澳企業、專業人士參與內地業務的廣度與深度,從破除執業障礙、加大開放力度、提出鼓勵措施3個方面實現突破和提升。
此外,剛剛發布的《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支持涉外法律服務業發展八條措施》(下稱《八條措施》),這是南沙區貫徹落實國務院《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實施涉外法律服務業“筑巢引鳳”“暖巢金鳳”計劃的關鍵一招,將助力南沙法律服務業加快高質量發展。
南沙區政府介紹,《八條措施》具體包括落戶支持、成長進步獎、辦公用房補貼、經營貢獻獎、突出成就獎、人才引進補貼、人才發展補貼,以及給予特殊激勵?!栋藯l措施》相較于南沙以往出臺的法律服務業扶持措施扶持力度更大、覆蓋面更廣?!栋藯l措施》的出臺,將有力促進南沙涉外法律服務業跨越式發展,為打造輻射粵港澳大灣區、面向世界的一流法律服務高地提供政策支持。
融資中國獲悉,《八條措施》不再對政策適用區域進行限制性規定,適用范圍為803平方公里的南沙全域;扶持對象覆蓋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港澳律所駐內地代表機構、外國律所駐華代表機構和其他以涉外法律事務為主業的法律服務機構;并通過設置成長進步獎、經營貢獻獎、突出成就獎等多種形式的獎補,確保更多扶持對象可以享受到政策紅利,積極鼓勵扶持對象做大做強。
同時,較國內現行的其他同類扶持政策,《八條措施》扶持力度更大,申請條件更簡易。比如法律服務機構方面,對于符合條件的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最高給予落戶獎勵500萬元;人才方面,對于引進符合條件法律人才的單位和人才自身均可享受到最高10萬元的補貼。
近年來,南沙區充分發揮與港澳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的優勢,全力推進廣州灣區中央法務區南沙國際片區建設,積極打造“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務平臺。
目前,廣州市首家粵港澳三地合伙聯營律師事務所、廣州市唯一一家域外法查明中心平臺在南沙設立,首批4名粵港澳大灣區律師中的3名選擇在南沙執業。
南沙區司法局此前曾表示,今年將大力實施涉外法律服務業“筑巢引鳳”“暖巢金鳳”計劃,加快引進和培育一批規?;?、國際化、專業化和品牌化的法律服務機構和精通國際規則的涉外法治人才。
通過塑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更強的政策支持、更全方位的政府服務,南沙乃至整個廣州都在發力。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1500億元廣州產業投資母基金、500億元廣州創新投資母基金,會上,針對500億元前沿科技產業基金、300億元汽車產業基金、100億元上市公司定增基金、硬科技顛覆性技術基金等優質項目進行路演。
現場,南沙區政府與廣州產投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廣州產投集團分別與11家實體企業、11家投資機構、11家產業園區代表簽訂合作協議。南沙作為廣州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此次迎來兩大母基金和研究院的落戶,成為落實《南沙方案》的重要亮點。母基金的運作重點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此次簽約更是與實體企業密切結合,發揮投資機構的專業力量,聚合產業園區等資源要素,搭建起合作橋梁,實現資金與項目對接,資本與實業對接,科技與產業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