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歐盟碳金融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2014-11-12 17:10 來源: 易碳家期刊

2005年1月,歐盟正式啟動實施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


  建立市場化的碳排放交易體系。2005年1月,歐盟正式啟動實施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落實溫室氣體排放交易。EU ETS建立了總量管制和配額交易的制度,對各成員國的排放設置限額,成員國則將減排目標分解到國內的排放企業,明確減排上限,實行強制性的溫室氣體減排。EU ETS現已覆蓋歐盟27個成員國的約12000多個排放主體,占到了歐盟一半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成為全球最大的基于配額的溫室氣體排放交易市場。

  EU ETS確定了每個階段的排放總量,并將排放權分配給各個成員國,實行強制性的二氧化碳減排。各國政府再將分配到的總排放量,分配到國內的排放大戶,納入強制管制范圍的主體為涉及溫室氣體排放的工業企業,如煉油廠、煉焦廠、2000萬瓦以上的電廠、鋼鐵廠、水泥廠、玻璃廠、陶瓷廠及紙漿造紙廠等。所有受排放管制的企業,在得到分配的排放配額——歐盟排放配額(EUAs)——后,可以通過使用先進節能技術、節約能源和限制產量等措施,以確保將當年的實際碳排放量控制在配額額度范圍內。如果企業的實際排放量超出了所分配的排放權,則要通過碳交易市場購買尚余配額企業的剩余配額,或接受歐盟的巨額罰款。除接受處罰外,超額排放的部分還將從下一年的排放配額中予以扣除。當然,如果企業超額完成減排任務,剩余的排放指標可以在碳交易市場上進行交易并獲得一定收益,成為企業的“碳資產”。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