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應對氣候變化 需各國共同努力

2014-12-8 11:42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應對氣候變化各國責任共同,也要區別對待
       責任共同,也要區別對待

       此次會議之前,聯合國分別于3月、6月和10月在德國波恩舉行了三輪談判。9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又召集了有120多位國家領導人在內的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和民間組織代表參加的氣候峰會。但是到目前為止,從談判中各方發出的聲音來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分歧依舊明顯,各方在大會上圍繞新協議的原則、方案設計、規則等展開激烈博弈。可以說,利馬氣候大會任重道遠。

       一些發達國家強調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要承擔更多的減排責任,但卻對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等興趣不大,這對于發展中國家實現減排目標非常不利。而發展中國家則要求平衡反映減排、資金技術轉讓、能力建設等要素,各方貢獻也應包括這些內容,畢竟現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差距還很巨大,經濟社會發展和消除貧困仍然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最緊迫的任務。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鄒驥認為,發達國家對于應對氣候變化負有毋庸置疑的歷史責任。氣候變化是累積排放的結果,“1750年到2010年,發達國家以較少的人口,占據了70%的二氧化碳排放。我們必須區分開累積排放與瞬時排放,中國近年來的排放量增加,但與發達國家的累積排放相比,這屬于瞬時排放。”

        鄒驥說:“雖然目前發達國家的排放量在逐漸減少,但從全球角度來講,這些國家依然應對發展中國家的排放負有責任。因為他們處在產業鏈的高端,而其盈利離不開處于產業鏈中低端的發展中國家,因此發達國家不能一方面從發展中國家賺錢,一方面還指責其增加排放。”

        客觀來說,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必然要經歷一個排放增加的過程。鄒驥介紹說,發達國家亦曾經歷過這種過程,歐盟在達到排放峰值時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10噸,美國目前已進入后工業化時代,但人均排放仍在17.8噸左右。

       除了對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看法不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對于國家自主貢獻預案也有不同意見。國家自主貢獻預案在華沙會議提出,要求各締約方在2015年上半年提交一份自己國家的自主貢獻預案,而預案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則將在利馬大會上確定。

       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高風說,發達國家認為,各國提交的信息都應該是一樣的,而且主要內容就是減排。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則認為,根據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各國提交的信息應該有差別,減排、適應、信息透明度、技術、資金、能力建設六個要素要平衡反映,一個都不能少。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