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土地超市”又“上新”。日前,首批3宗“海洋
碳匯”在海南“土地超市”系統海洋碳匯貨架上架,意味著全省經營性用海資源整合邁進一大步,海域資源要素供給更加規范化、便利化。
上述3宗“海洋碳匯”,分布在儋州、文昌、昌江,總面積752.57公頃。打開海南“土地超市”系統,進入海洋碳匯貨架,能夠詳細查詢海洋碳匯項目位置、造林面積、預計
減排量、項目活動等信息。
海南省推進海洋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增匯。截至2023年11月,整治與修復海岸線129公里,新造修復紅樹林約1100公頃,約占全省紅樹林總面積的15%,有效改善了海口東寨港、三亞亞龍灣等一批重點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同時,開展碳匯調查與監測,2022年,組織完成文昌八門灣、昌江珠碧江河口碳儲量調查工作,2023年開展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文昌高隆灣—長圮港海草床、瓊海青葛—龍灣的海草床、海南麒麟菜省級自然保護區(瓊海)海藻場碳儲量調查評估。
截至2023年12月15日,海南“土地超市”平臺已上架國有建設用地937宗、5.20萬畝,國有農用地5宗,采礦權5宗,海域使用權143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28宗。累計成交522宗,共2.85萬畝,成交總價款605.62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