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持續鞏固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

2024-1-30 13:52 來源: 中國經濟網

“雙碳”目標已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引擎”。對我國而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持續鞏固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

近期,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造林碳匯項目方法學》等4項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其中兩項與林業碳匯有關,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就林草碳匯及其交易熱點問題,記者專訪了林草碳匯研究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有關專家。

記者:在探討林草碳匯交易之前,我們想知道什么是碳匯?我們都聽說過森林碳匯,草原和濕地也有碳匯嗎?

林草碳匯研究院綜合辦公室副主任朱建華:碳匯是指從空氣中吸收并且固定二氧化碳的過程。比如我們常說的森林碳匯,就像海綿吸水一樣,森林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固定在植物體或土壤中。但就像蓄了水的海綿擠一擠就會流出水,森林一旦遇到火災和病蟲害、被人為破壞或者因為衰老而死亡,將把儲存的碳釋放回空氣中,這就形成了碳源。所以森林碳匯與碳源是一個相對的過程,只有當一段時間內森林吸收固定的碳多于排放的碳,我們才說森林發揮著碳匯的功能,反之就是碳源了。

與森林類似,草原和濕地也有碳匯,也是通過草原和濕地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稍有不同的是,森林中的樹木往往比較高大,并且可以存活幾十到幾百年甚至更久,因此森林植物中儲存的碳比較多。而草原和濕地中常常是“一歲一枯榮”的草本植物,吸收的碳大部分都儲存在地下的根系和土壤中。但如果草原被過度放牧、濕地被人為破壞,草原和濕地也會釋放碳成為碳源。

因此,要想鞏固和提升生態系統的碳匯能力,很重要的一點是做好生態系統保護,充分利用好自然條件并結合人工的技術手段,提升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系統的質量,使其保持健康和活力,從而能吸收和儲存更多的碳。

記者:我們了解到碳匯可以進行交易,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會有碳匯交易呢?

林草碳匯研究院研究員吳水榮:那我們要從氣候變化這個當今全球最嚴重的環境問題說起。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是一種最常見的溫室氣體,對地球有著保溫的作用,也就是溫室效應。但自從人類開始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作為能源,向空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越積越多,導致地球這個大溫室越來越熱。這對絕大多數地區的影響是災難性的,比如干旱、洪水、火災、疾病傳播等越來越頻繁。

為了解決氣候變化帶來的許多問題,全球各個國家都在努力,一方面要減少向空氣中排放二氧化碳,即碳減排;另一方面,還要想辦法清除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即碳清除。

以我國為例,為了積極進行碳減排,國家確定了一批重點排放企業,給各企業分配了一定的碳排放配額,也就是碳排放權。為了鼓勵減排,允許一些減排突出的企業將沒用完的配額出售,賣給那些排放超額的企業。這種碳排放配額的買賣就形成了碳交易

我們知道碳匯能夠清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盡管與碳減排的原理不一樣,但碳匯也能降低溫室效應和減緩氣候變化,有著相同的環境效應。在全國碳交易市場的交易產品中,除了上面所說的碳排放配額,還有一種叫作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碳匯就屬于一種CCER產品,并與碳排放配額具有同等的價值。那些排放超額的企業,可以選擇購買和使用一定量的CCER,包括碳匯,來抵消企業超額的排放量。這樣,碳匯就能賣錢了。

記者:一些地方認為,森林資源好,碳匯量肯定多,就會很值錢,究竟是不是這樣?到底哪些碳匯可以拿來交易?怎樣交易?

林草碳匯研究院綜合辦公室副主任朱建華:首先,森林資源好通常是指森林覆蓋率高、森林蓄積量大,但不能簡單認為這樣的森林就肯定有很多碳匯。我們所說的森林碳匯,一般是指森林在一年之內凈吸收和固定了多少二氧化碳。所以碳匯不是一個存量,而是一個增加量。就比如銀行賬戶余額就是一個存量,相比于上一年余額的變化就是一個增加量,賬戶余額大不代表增加量就一定會有很多。一個地方的森林資源好,說明森林已有的碳存量多,但是不是有增加量?又有多少損失量?凈增加量有多少?這與存量大小并沒有必然的關系,需要結合很多因素來綜合判斷。

其次,并不是所有的碳匯都能交易、都能賣錢。能交易的碳匯只是所有碳匯中的很小一部分,必須要符合碳交易的規則和要求。基本的原則是,只有通過采取人為措施,如造林、草地管理等,并且付出了額外的努力,如克服了不利的生態環境、技術或資金短缺等障礙,相比于沒有采取措施前新增加的碳匯,才有可能進行交易,才是可交易碳匯。而那些不是由于人為努力產生、純粹是在自然狀態下形成的碳匯,是不可以交易的。但這類碳匯對于環境的效益還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可以稱其為公益性碳匯。

想要進行碳匯交易,需要通過開發碳匯項目的形式。怎么開發碳匯項目需要遵循碳匯項目方法學規定的范圍和適用條件,核算出有效時間段內有多少碳匯量,再經過相關機構的嚴格審定與核查,確認項目產生的碳匯量是真實可靠的,并且具有唯一性和額外性,由指定機構簽發后才可能進行交易。其中,唯一性是只允許在一個碳市場交易,額外性重點強調要通過人為努力新增加碳匯。

記者:剛剛提到了碳匯項目,如果一個林農承包了1000畝林地,能不能開發碳匯項目,碳匯賣了錢應該怎么分?

林草碳匯研究院院長儲富祥:按照我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林農個人不能夠作為碳匯項目開發的業主,但可以通過成立公司或委托給具有法人資質的企事業單位或組織來作為項目業主,進行碳匯項目開發。同時,要判斷林農承包林地的有效期限、造林時間與經營活動、林種與森林類型等是否符合上述管理辦法和項目方法學的規定,不符合條件就不能進行項目開發。

對于碳匯收益權的分配,鼓勵“誰造林誰受益”。在新修訂的造林碳匯項目方法學中已經明確提出,鼓勵項目減排量收益至少不低于90%返給具體實施了造林活動、并擁有林木的所有權或經營權的項目實施主體。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護造林者的基本權益,并鼓勵利用反哺的收益進一步加強造林、森林經營和森林管護。

記者:現在林草碳匯交易的總體情況怎么樣?有報道說碳匯交易的單價很高,您對此怎么看?

林草碳匯研究院研究員吳水榮:從市場供給量看,國際碳市場中林草碳匯供給量占比較高,曾經一度達到42%;但從國內碳市場看,林草碳匯在CCER產品中占比不足2%。
從交易價格看,2023年11月初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價格最高達到每噸82.70元,CCER價格預期可以達到每噸68.89元;地方試點碳市場中,北京碳市場價格相對較高,碳排放配額成交均價達到每噸123.77元、CCER成交均價達到每噸70.5元;而國際碳市場中,碳匯價格為每噸8—10美元,與國內CCER價格接近。總體來看,盡管碳匯交易受社會關注的程度較高,但真正符合碳匯項目開發條件并進入市場交易的高質量碳匯并不多。

目前,除了全國和地方試點碳市場之外,許多省市也探索了多種形式的碳匯開發與交易機制,例如林業碳票、林業碳普惠、一元碳匯、單株碳匯、紅樹林碳匯等。這些地方碳市場的碳匯核算方法差異較大,碳匯產品的質量普遍不高,交易價格也呈現多元化。關于有些報道中提到的單筆碳匯交易單價很高,那主要是一些探索性的碳匯項目,通過買賣雙方協議定價或拍賣的形式,在碳交易市場外進行交易。這種情況比較特殊,不具有代表性。

記者:林草碳匯交易的前景怎么樣?未來還需要加強哪些方面?

林草碳匯研究院副院長肖文發:作為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的重要組成部分,CCER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首批4項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中,就包括了造林碳匯和紅樹林營造2項碳匯項目方法學。而且,社會上還普遍存在著希望開發更多的碳匯項目方法學、提高使用碳匯來抵消碳排放的比例、甚至希望針對碳匯出臺額外的優惠政策等呼聲。一時間,開發林業碳匯似乎成了具有高回報的熱門行業。

但需要清醒認識的是,隨著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時間的逐漸迫近,全國各重點領域所面臨的首要任務一定仍是減排和降碳。即使碳市場覆蓋的行業范圍逐步擴大,碳市場需求進一步增加,包括CCER在內的碳匯交易也只會是實現國家“雙碳”目標的一種補充和調節手段。一些國際碳市場對于碳匯交易和碳抵消機制還存在諸多爭議,如歐盟碳市場(EU ETS)、國際航空業碳抵消與削減機制(CORSIA)、國際核證碳標準(VCS)等。因此,碳匯交易的風險與機遇并存,開發碳匯項目需要謹慎。

從國家層面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視角,林草為主的陸地生態系統碳中和功能是毋庸置疑的,鞏固和提升林草碳匯能力在國家“雙碳”戰略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林草碳匯工作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著力。

一是深入研究森林、草原、濕地等林草碳匯能力提升路徑,引導社會多元化參與林草碳匯提質增效。二是加強林草碳匯計量監測相關研究和大數據平臺建設,提升碳匯核算的精度和效率,服務碳中和戰略目標。三是健全碳市場制度建設,完善林草碳匯項目管理機制和激勵政策,規范林草碳匯交易的管理與監督。四是拓展“碳匯+”多種碳交易產品和碳中和應用場景,激勵全社會通過參與碳匯交易實現個人、企業或組織的碳中和。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