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綠色貸款余額超萬億元,上海全力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

2024-3-20 14:13 來源: 經濟參考報

綠色貸款余額超萬億元,《上海市轉型金融目錄(試行)》印發,上海綠色金融服務平臺上線……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上海將綠色融入上海城市發展全過程,加快打造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聚焦2024年上海社會經濟領域的主要任務及路線圖,“進一步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成為上海政府工作報告著墨的重點。“綠色化”正日益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發揮好綠色金融“供血”功能,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上海大有可為。

點綠成金:寫好“綠色金融”大文章

點綠成金,寫好“綠色金融”大文章,上海動作頻頻。1月初,上海綠色金融服務平臺上線,工農中建交等13家銀行成為首批入駐機構。這意味著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標志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又增添了一個重要基礎設施。

據悉,該平臺將圍繞金融服務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的發展要求,賦能綠色金融發展,重點打造綠色信息服務、綠色金融供給、綠色產業識別、綠色項目服務、智能分析和預警五大功能。

上海綠色金融服務平臺的一個重要功能,是承擔著上海市綠色項目的申報、認證和管理功能。綠色項目庫是綠色項目發展與金融服務之間的紐帶,著力解決“什么是綠色項目,綠色項目在哪里,綠色項目如何得到金融支持”的問題

而上海綠色金融服務平臺運用金融科技工具,探索綠色項目要素智能識別、環境風險自動審核和分類標識及時認定,已完成首批入庫項目11個,促成項目融資35.81億元。據悉,上海農商銀行服務的上海漕河涇桃浦科技智慧城區域能源項目、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項目入選了首批上海綠色項目庫,已達成融資金額約14億元。

隨著《上海市浦東新區綠色金融發展若干規定》的實施,一批全國首創、首家項目正在上海浦東引領區加速落地,目前浦東正全力推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機制落地。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畢桂平表示,將發揮綠色金融服務平臺紐帶作用,為浦東新區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政府端、投保端和承保端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務。

模式創新:碳金融體系探索新路徑

工業等領域綠色轉型加速推進,呼喚著更為豐富的綠色金融產品供給與創新。深化綠色金融創新,上海步履不停。

2021年7月16日,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開市。而承擔全國碳市場交易系統建設和運維管理工作的正是落戶上海虹口的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截至2023年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累計成交量達到4.4億噸,成交額約249億元。

上海環交所在承擔全國碳市場建設和運行工作、深耕上海碳市場發展的同時,積極探索各類碳金融業務創新,為上海碳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碳資產流動性管理與融資工具。

據悉,近年來,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與金融機構合作,積極推動碳質押貸款、碳保險產品、碳基金等碳金融產品及服務,還推出了上海碳配額遠期交易,與中證指數公司合作推出了碳中和主題股票指數,引導資金更多地投入綠色低碳企業和項目。

近日,上海環交所首批七筆碳回購交易已經達成,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等多家頭部券商參與。這是金融機構與實體企業在上海碳市場關于碳金融新模式、新路徑的一次積極探索。此外,上海環交所與太保產險合作探索碳資產回購保險,為申能碳科和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之間達成的碳回購業務提供了碳資產回購業務履約保證保險。

碳回購業務,是指交易的一方(初始賣出方)將持有的產品賣給另一方(初始買入方)的同時,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再由初始賣出方以約定價格從初始買入方購回該筆產品的交易行為。金融機構通過碳配額回購交易業務,可以幫助實體企業拓寬低碳融資渠道,推動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助力提高實體企業資金使用靈活性,實現在經濟效益和環保目標上的雙贏。

支持保障:轉型金融助力低碳轉型

近日,依據《上海市轉型金融目錄(試行)》標準,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成功落地上海市水上運輸業首筆轉型金融貸款,為中遠海運集團所屬中遠海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投放了7.5億元轉型金融貸款,積極推動水上運輸業低碳轉型。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僅需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突破,更需要金融支持保障。而轉型金融,是金融機構通過資金支持高碳行業向低碳轉型的金融服務。

《上海市轉型金融目錄(試行)》是地方轉型金融標準的一次重要嘗試,將水上運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和航空運輸業等六大行業納入了首批上海轉型金融目錄支持行業。據悉,這六大行業的碳排放量超過上海全市的一半以上,是上海推動降碳和綠色轉型的重中之重。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上海監管局普惠金融處副處長林玲表示,《目錄》的發布,將進一步引導傳統碳密集型行業穩妥有序轉型,推動轉型金融與綠色金融協同互補,助力打造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綜合競爭力。

2021年10月,《上海加快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提出到2025年基本確立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地位。

2023年10月發布的全球綠色金融指數(GGFI)報告顯示,上海的全球綠色金融指數雖在國內排名第一,但在全球范疇僅列第20位,在亞洲地區僅列第五位,還需迎頭趕上。

在GF60學術委員會委員劉明康看來,上海在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方面擁有較好的條件,比如上海金融機構相對比較集聚、金融人才及培訓機構相對密集、要素市場比較完備,而長三角地區碳排行業如發電、航運、化工冶金等從規模到公司治理都有推進減排提效的需求基礎。

展望未來,劉明康建議上海持續完善轉型金融、碳金融等標準和政策,推動與傳統綠色金融進行有機銜接,加強對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碳核算碳審計的引導和激勵,推動綠色金融政策真實、有效地服務于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綠色低碳轉型。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