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日,脈動宣布成立“同護地球”產業鏈氣候行動基金,計劃在未來兩年內投入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助推產業鏈上下游加快減碳進程,引領食品行業綠色轉型。據悉,2023年世界地球日前夕,綠色先鋒脈動在中國飲料行業率先實現了所有生產工廠
碳中和。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理事長張金澤表示:“‘同護地球’產業鏈氣候行動基金的發布,無疑為行業樹立了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標桿。脈動的引領作用不僅體現在自身的綠色探索上,更體現在對整個行業綠色轉型的推動上,為食品飲料行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一舉措不僅將提升脈動全價值鏈整體脫碳效率,還有望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鏈范本。“我們希望發揮帶頭作用,引領整個行業投入綠色減碳和高質量發展的行動中,以綠提質,以質提速,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產業鏈,促進全行業穩步邁向‘3060’雙碳目標。”達能中國飲料總經理高月秋表示。
產業鏈綠色轉型“加速器”
基金將投資在哪些方面?達能中國飲料總經理高月秋告訴記者,未來基金將主要用于供應商能力建設,通過集中培訓和現場工作坊,幫助供應商建立和強化減碳能力,促進綠色轉型;鼓勵供應商加入SBTI組織;
碳足跡核查與供應商合作開啟碳核查項目,確保碳足跡數據準確透明,并以此為依據實施減碳解決方案;鼓勵供應商使用可再生能源,包括
電力資源和蒸汽資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通過設計優化和輕量化減少包裝使用,減少非可持續材料的使用(例如,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瓶身重量已減重30%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1L和600ML的瓶重和標簽厚度),投資可持續的環保材料(例如,繼續LanzaTech碳捕捉瓶的研發,用rPETg標簽取代PETg標簽);優化物流體系,使用新型低碳排的
交通工具,降低
運輸碳排放。例如,使用電車進行產品配送、綠色倉儲、試點氫能運輸;倡導資源回收,
節能環保的綠色消費生活方式。
根據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科爾尼調查數據顯示,在快消行業,采購、包裝和物流三個環節是碳排放的重點,占到了總排放量80%以上,而整個范圍3占到快消企業碳足跡的 90%以上。達能方面表示,脈動希望通過成立這個基金,加速范圍3的減碳,引領中國食品行業投入綠色高質量發展的行動中,以綠提質,以質提速,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產業鏈,促進全行業穩步邁向碳中和,實現2050凈零排放,助力“3060”雙碳目標。
推動產業上下游減碳的關鍵點在哪里?高月秋說,有兩個關鍵點。第一,不少企業對減碳的認知還存在盲區,因此難以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低碳轉型方案。針對第一點,達能通過脈動的探索給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樹立了良好示范樣本,并協助他們制定合理的減碳方案;第二,減碳需要技術上的創新和突破。達能正在進行5G智能制造方面的探索,希望未來能夠給整個行業帶來創新樣本據悉,2023年,脈動武漢工廠成功入選湖北首批5G全連接工廠,這是“5G+集成式MES(智能控制系統)”在飲料行業的首次應用。通過數字化的改造,達能進一步提升了飲料生產的精準化、精細化和協同化管理。如今每個工廠每條生產線的運轉效率、每臺設備的運行狀況、以及能耗和水耗,都能被精準實時掌握。
大多數人關心這么一個
問題:基金的投入是否會增加企業成本或影響盈利?高月秋透露,事實上,減碳也可以有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過去,我們成功地在提高碳排放量的同時保持著良好的盈利能力。”比如,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通過提高生產效率和投資新技術,脈動的單瓶能耗相對于2004年已經下降了73.4%,這不但減少了其能源使用成本,同時也幫助其顯著降低了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
高月秋說,減碳不能僅僅考慮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而是要放到整個產業鏈,甚至整個社會中來看。以標簽項目為例。他們把標簽從PVC改為PET,需要額外投入成本。對企業而言,這并不是一項帶來額外收益的項目。但當消費者使用完產品,飲料瓶進入回收環節后,其價值就體現出來了。PETg標簽能夠幫助下游企業提高回收效率,并從整體上降低碳排放。
去年,脈動攜手上下游合作伙伴發出“同護地球”減碳行動倡議,邁出了對外賦能的關鍵一步。截至目前,已有4家主要瓶胚供應商工廠在脈動的助推下,通過降低生產運營碳排放,最終實現了碳中和。另外,上下游還有12家企業已加入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并已通過1.5℃路徑
認證;32家企業已經建立企業溫室氣體盤查機制;64家企業明確制定了溫室氣體排放目標。
助推食品行業加快形成“綠鏈”
記者從脈動中山工廠看到,通過數字化,脈動能夠更精準地監控生產過程中的能源使用情況,實時收集和分析數據,從而識別出節能、減碳的機會。這種方法可以幫助該公司顯著提升減碳的效率,加速節能技術升級,進一步降低生產環節的碳排放。
據高月秋介紹,數字化的經驗已復制到全國各地的工廠。以中山工廠為例,通過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十年間,企業產值提升了超過200%,人均生產效率提升140多倍,而生產每噸飲料所用的水電下降約50%。目前達能中國飲料整體的平均單位生產能耗較行業先進值還要低43%,平均單位生產水耗較行業一級標準低67%,這都有力支持了我們降低碳排放水平,截至2023年,工廠生產范圍碳排放(范圍1-2)強度相較于2004年水平下降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