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下發《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公布云南省林業
碳匯試點名單的通知》,昆明市盤龍區、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被評定為云南省林業碳匯試點縣(市、區)。
林業碳匯是指通過
市場化手段參與林業資源交易,從而產生額外的經濟價值,包括森林經營性碳匯和造林碳匯兩個方面。林業碳匯作為實現
碳中和的重要路徑,是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立足資源優勢實現生態價值轉換
盤龍區森林面積51896.37公頃,森林覆蓋率59.74%,在昆明市14個縣(市、區)中居第一,草地面積2659.85公頃,濕地面積18.67公頃,具有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盤龍江源頭松華壩水庫還承擔著昆明主城區40%的城市供水。
此次評選中,盤龍區結合自身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生態
政策支持,充分發揮區域經濟發展和高校、科研機構的聚集優勢,詳細擬定了林業碳匯建設工作計劃。
盤龍區計劃將林業碳匯開發納入全區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總體布局統籌謀劃和推動,科學評估林草生態系統固碳增匯能力,開展林業碳匯開發潛力分析,研究林業碳匯項目開發空間布局,編制林業碳匯發展中長期規劃,指導林業碳匯資源有序開發利用。加快建立契合實際、具有特色、系統完備的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計量
方法學以及交易機制;探索建立林業碳匯抵質押貸款機制,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林業碳匯的信貸支持力度,切實將盤龍林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尋甸縣
多措并舉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尋甸縣森林面積164662.24公頃,森林覆蓋率45.89%,草地面積21138.13公頃,是昆明市的第二林草大縣,林草資源優勢明顯。
近年來,尋甸縣大力抓好鳳龍山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規劃建設等國家和省市重點林草生態項目建設,2012年以來完成營造林13.7806萬畝、森林撫育29.68萬畝、草原生態修復2.1萬畝、草原改良0.14萬畝,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207.6602萬畝。
尋甸縣積極探索林業碳匯試點示范建設,積極探索建立區域碳賬戶、林草碳匯區域補償機制和碳匯交易模式,推進林業碳匯金融化、市場化、項目化、資產化;結合尋甸縣林業資源狀況,科學編撰了全縣林業碳匯試點建設項目實施方案,深入推進林長制改革,形成保障有力、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
據悉,昆明市林草局將以盤龍區、尋甸縣入選云南省林業碳匯試點為契機,在增加森林碳儲量與碳匯量、精準計量監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林業碳匯項目開發等方面開展探索創新,打造林業碳匯的昆明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