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蹄聲響,入夢那柯里。”走進茶馬古道重要驛站
云南省寧洱縣那柯里村,古村古道被包裹在雋秀的綠色之中,展現著鮮明厚重的普洱茶文化、民族文化、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化。
作為當地正探索打造的“零碳景區”之一,那柯里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關注。近日,記者跟隨“2024瀾湄周-綠色瀾湄計劃:能力建設伙伴關系”活動走進寧洱,了解當地林業
碳匯發展與開拓的情況。
寧洱縣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為滇南要沖,當地森林面積428.14萬畝,森林覆蓋率77.86%,林業碳匯資源豐富,于2022年入選國家林業碳匯試點縣。
林業碳匯是重要的
碳中和資產,既能固碳增匯,對鄉村振興、改善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同樣具有重要作用。寧洱縣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徐紅軍介紹,當地正積極開展碳匯造林、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計劃三年建設12840畝,通過不同的森林經營措施,構建以固碳增匯為導向的多目標森林經營模式。
同時,寧洱縣推進碳匯計量監測和碳匯交易及金融模式示范工程建設。搭建寧洱碳匯資源管理平臺和“寧碳惠”服務平臺,通過采集工業、農業等各類產品
碳足跡過程,計算全縣溫室氣體排放,并建設全縣碳匯數據信息平臺,實現寧洱碳吸收、
碳排放一張圖和數字化碳匯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徐紅軍表示,當地已拓寬碳匯應用的6大場景,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其中之一便是鼓勵低碳零碳旅游,打造零碳景區。
那柯里是一個世居著彝族、哈尼族、傣族的村落。“那柯里”原為傣族語言,意為小橋流水、沃土肥田、歲實年豐的理想人居之地。那柯里“云來聲”小院前便掛著“零碳景區探索品牌”的牌子。
作為景區第一批購買碳匯的商戶,小院主理人張軍告訴記者,他們以售賣茶葉、咖啡產品為主,在此經營已有3年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農業生態環境與我們從事的產業息息相關,有保護生態的意識很重要。”談及主動購買碳匯產品,他表示,想為打造零碳景區、推動生態環境保護貢獻一份力量。
探訪那柯里景區后,緬甸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司副處長昂圖漢表示,瀾湄國家都面臨著環境氣候的挑戰,希望通過在云南的實地調研,跟隨中國經驗,學習如何發展碳定價工具,如何開發碳排放交易計劃等。
目前,寧洱縣內尚客酒店、那柯里云來聲小院等8家酒店和景區商鋪購買65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tCO2e)林業碳匯用于抵消生產經營和個人出行產生的碳排放,鼓勵零碳出行。
此外,寧洱縣還探索了多種碳匯應用場景,如建立“生態司法+碳匯補償”機制,部分生態司法案件可通過認購林業碳匯替代修復受損生態環境,進行碳匯損失賠償;企業可通過購買林業碳匯的方式,抵消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產生的碳排放,探索零碳產品,賦能縣域經濟綠色發展;以企業認購林業碳匯,抵消建設、施工、生產過程產生的碳排放,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探索建設零碳園區;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碳匯損失賠償機制探索等。
徐紅軍表示,下一步,寧洱將通過加強碳匯人才培養和專業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完善配套機制等方式,推動更多企業、個人和機構積極參與碳
減排行為,幫助林業碳匯工作取得新進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促“青山”變“金山”。(完)